最近,在中国传媒大学食堂吃饭的同学们发现,在食堂里贴着一张限购令,每人每顿饭限购鸡蛋两枚、馒头5个。学生们看了限购令之后,倒是觉得没有什么,因为按照正常饭量都能够吃饱。学校饮食中心主任表示,限购令不是针对学生,而是因为常有校外人到学校购买大量鸡蛋和馒头。-1.14日新浪新闻
随着物价的上涨,不仅仅是学校周边餐馆,连食堂也是直接或者间接把价格涨了起来,一个暑假过去,心细的去观察价格表上的价格大多数的都上调了20%以上,记得有同学曾经问过食堂经理,他们也无可奈何的表示涨价的原因是由于食品价格以及燃油税价格的上涨,尽管如此,学校食堂的价格依旧比校外的更加实惠,甚至有新闻报道不少工人也来学校食堂就餐,迫于物价压力,越来越多外来人员来学校就餐如果说是中国传媒大学限购令出台的背景,那么物价上涨大环境下的学生就餐又应该谁做主呢?
http://s6/middle/4c7425c6x99ca1f5f6ef5&690
首先从学校的物价开始说起,吃穿住用行这五个字关乎着学生的成长,而吃放在第一位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物价的上涨就以为着生活费也随之上涨,比如说原本600元一月的生活费可能就需要800多才能解决温饱,就拿我身边为例3元一斤的苹果涨到了4.5元一斤,小炒的价格普遍上涨了1-2元,就连早餐吃的米粉的价格也上涨了。而那些没有明涨的食品也暗自当中分量少了,甚至出现了一些不法商户为了降低成本不惜以牺牲学生健康为代价,变质肉也都进了食堂摆上餐桌,地沟油在暗中买卖,物价上涨在增加学生生活开支的同时也拷问着商家的良心。
http://s9/middle/4c7425c6g99d26c32d758&690
校园物价上涨影响着每一个学生,而贫困学子生活质量受到的冲击最大,他们更多需要靠着自己双手去争取一个月的生活费,兼职越来越难找,吃饭却又越来越贵,在这一高一低当中,这些贫困学生的饮食也就成了问题,而要想解决问题,需要的则是学校充分重视食品价格对学生的影响,另一方面就是尽可能去的创造条件去帮助这些贫困学子去给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一个至少能吃好住好学好的环境。
尽管食堂菜谱上的价格也有所上涨,但相比外面餐馆学校的食堂还是较之卫生实惠,差不多五六元就可以在食堂打上两荤一素,尽管可能更像是三个素菜,而如果在外边的餐馆,随便一个菜比食堂贵,这也就难怪在物价压力下食堂显得更具性价比,价格也就成为了“蹭饭族”选择高校食堂的原因了。
http://s13/middle/4c7425c6g99d26eb9572c&690
那么说到“蹭饭族”,“方便”“实惠”“省钱”是他们选择高校蹭饭的理由,然而他们的出现也给校园安全带来了隐患,同时也给学校管理带来很多不方便的地方,更是在就餐高峰期的出现,让原本排长队就餐的食堂愈发像春运时的火车站,蹭饭族也是在分食着学生的福利,当他们在方便自己的同时也给学生来带来了不方便。
而对于限够令该校膳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解释说校内食堂的价格就没有上涨过。近期物价上涨迅猛,但依照北京市教委要求,校内食堂物价仍需保持平稳,鸡蛋、馒头等食品均是亏本经营。“煮熟以后的鸡蛋每个才卖5角,亏本2角”。学校食堂的亏本经营、市教委的要求以及所面对外来人员抢购食品的现状,那么出台限价令也就不难理解,如果说蚁族反映的是高房价的生存压力,那么“蹭饭族”反映的则是物价上涨背后生活的无奈与尴尬。
http://s3/middle/4c7425c6g99d273b61512&690
采取相关措施防止高校食堂“蹭饭族”早以不是首例,通过刷卡消费以及佩戴校徽够买也是学校为保证就餐环境所采取的措施,关于中传媒限够令,从内容“防校外人员食堂就餐,传媒大学每人限购5个馒头”的原由是可以理解的,从内容上可以看出,限够令产生的背后就是因为食堂与市场上的价格差,鸡蛋和馒头也就因为比校外价格便宜一两毛变成了抢购品,甚至是需要用限够令来限制校外人员的购买,不过在我看来这样的限够令首先就餐高峰期间食堂师傅很难分清楚谁是否多次购买,更重要限制数量的硬性指令是很难执行的,限价令出台学校或者有着自己的理由,但这样的指令更像是一纸空文,用行政命令来规定学生的食品购买行为也就不必要了,而目前必要的是如何规范就餐环境以及解决贫困学子基本的吃饭问题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