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可以理解or过于疯狂,考后撕书为哪般?

(2010-06-09 08:15:04)
标签:

撕书

书本

高考

课本

网络流行语

校园博客

曾峥

教育

分类: 峥锋相对·观点
                                                              文/曾峥 90后制造
近日,有人将一中学百名毕业生在高考完后将课本、复习资料等撕毁的视频传到网上,视频里还可以听到学生的欢呼声,整个视频时长7分钟,这段被网友称为“疯狂行为”的视频随后被各大网站转载,并在网上引发争议。有网友认为,这样的行为可以理解,但也有人认为这样的举动荒唐无  知-新浪新闻   6.8日
   “撕书”似乎成为了高考完后的一个保留节目,他们将高中几年的课本、参考资料、各类习题一页页撕下尽情的抛洒,校园名副其实为了“书的海洋”,那么从这些高考生疯狂的举动当中又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他们会如此对待那陪伴三年的书本?
http://s5/middle/4c7425c6x888df3517c94&690

http://s8/middle/4c7425c6x888df3bcd9c7&690

            http://s16/middle/4c7425c6x888df4e4fc5f&690

  每到了毕业之际最忙碌当属废品收购商,很多学生一到毕业就将多年的书本换成了几张零钱。而新闻中这次毕业撕书更为疯狂,若追究其原因的话,我想用那么句网络流行语来说就是“撕的不是书,是情感的宣泄”,昨天我问那些复读生,他们也感慨道“解放了”“久在樊笼中,复得返自然”,由此看见,压抑了这么久的神经,用“撕书”的方式来发泄并不为过。当然撕书也仅仅是“考后狂欢节”的一部分而已。
 
  记得当初一毕业班老师说“中国高考生是世界上最特殊也最敏感的一类人群”,的确来自自身、父母、学校的压力让人喘不过起来。那些高考雷人的标语如“生前何需久睡,死后必能长眠”更揭示了这一点。记得去年我也面对高考的压力,总结那段特殊时期几乎是“睡觉睡到猛然醒,写题写到手抽经”,高三那段时期往往是压抑的,学当月考、周考一结束,总有那么些女生为自己的考试排名嚎啕大哭,那堆积如山的书本,那敏感脆弱的心理便成为了高三生活一个真实的写照。
 
  由此联想到早几天爆出的“900名毕业生跪拜老师”的新闻,我想“毕业撕书”比“跪拜老师”来得更真实。老师理所当然需要尊敬,当跪拜的行为或多或少含着“被”的意味。特别是高考那段时间“被”的意味更加浓厚,不仅仅是“被补课”,还有各种费用例如远程教育费、空调费、校服费、资料费。这些费用算起来比以前一学期多收了近一倍的钱,而学校则以不交完费,不放高考证为要挟,学生往往也只能“被缴费”。
 
  我是并不赞成撕书这种行为的,我想这些书本或多或少的传授给了某些方面的知识,另外他也代表着学习生涯的某种回忆。笔者也至今保留着高中的那些书本,虽说考完之后再也没有去翻阅过,但我想毕竟这些书本是有纪念意义的,另外将这些完好的保存它们我想也是对知识对老师的一种尊敬,毕竟咱再差钱,也不至于将当初几十元一本买过来的参考书论袋卖。
 
  当然撕书的行为也凸现了教育的缺失。现在初高中学生当中似乎就是将高考当成进大学的途径,而这些课本仅仅是为了高考服务的一种工具而已。而到了大学几乎就把当初过去十二年学的知识似乎差不多忘得一干二净。在我看来,学习知识是终身的事,而初、高中的设立并非是为了升大学而存在,与其学到的是那么些少得可怜的然后一到大学就忘的知识,还不如去培养一个学生的探索创新求知的精神,我想这才是初高中设立的意义所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