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曾峥
90后制造
“我只是想吓吓她。”在某中学高三女生被害发生后不到12小时,同班同学嫌疑人小梁就已经被警方控制,并交代了杀害同学的经过。前日,小梁在看守所中接受了媒体的采访,称被害人小黄曾多次向他表明爱意均被拒绝,作案嫌疑人梁某称,被害女生“诋毁”他为同性恋,让他怀恨在心。因此对方才由爱生恨。据警方透露,最快一个月内就会提请检察机关,对小梁执行逮捕。
看似平静的校园里杀机四伏,各类校园情杀案件的不断爆出,早段时间四川大学发起的几起命案也疑为情杀,难怪有网友说到现在有一种凶猛的动物叫“前男友”,从这些频频出现的校园情杀案件,我们又看到了什么呢?那么恋爱双方,特别是学生又应该有着怎么样的恋爱观呢?
http://s2/middle/4c7425c6x848a9b9b1cc1&690
如果用四个字概括引起这起情杀案件的原因,那就是因爱生恨。从新闻中值得注意以下这么几点,一,这几名学生身份为高三,再过不到2个月的时间就要参加高考,承重的压力让原本心理脆弱的学生更加不堪重负想必也是诱发凶案的一大原因。二,这起凶杀案件导火索是女生向男生多次表明爱意遭到拒绝,屡次遭拒令女生感到压力很大。三,遭到拒绝后的女生诋毁他为同性恋,可见谣言的可怕。可见这场情杀案是双方在错误的时间,遇到错误的人,采取错误的方法引发的血案。
看到这里你一定会问为何学生中间命案,特别是情杀案件频出呢?列出造成悲剧的公式是青春期的冲动+情感饥渴+报复心理+心理压力没有及时的疏通=校园惨剧,正因如此,部分大学生感情受挫的时候往往因爱生恨,而在没有调节好心理的前提下,这时候的他们早已经把为人处事、道德良知、应有的素质全都抛在脑后,采取种种极端的方法来报复。由此可见,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是敏感与脆弱的,学校,老师,家长三者更是应该扮演好心理医生的角色,当然现实中,这三者往往没有起到疏导学生的心理压力,反而嫌学生压力不够,让他们背负起更多的压力。
说到这起情杀案又不得不提到“恋爱观”,在我看来,校园恋爱分为两个阶段,从初高中时的明令禁止到大学期提倡的恋爱自由,原本对爱情的压抑得到了解放。恋爱,特别是大学生恋爱双方更是应该树立正确的恋爱观。首先,虽说恋爱真情难寻,但不要因为寂寞而恋爱。第二,恋爱男女双方地位是平等的,所以最好不要做出一些违背原则的事情。第三,既然选择了在一起,有时候你会发现对方一些毛病,这时候要学会包容与谅解。最后,虽说爱情是伟大的,在缘分已尽的时候选择好聚好散,更不要因为一时冲动而去伤害他人。
最后再抒发几句感慨,在我看来,爆出几“门”类事件或是学校附近的开房热、医院堕胎热这些也许并不是所谓的校园爱情,这恐怕仅仅当今大学生精神上寂寞而谋求肉体上的欲望的一种形式而已,可以说是那么一种快餐式的爱情,那么为何校园寂寞文化盛行?这点恐怕也是值得深思的。 □
欢迎转载、评论。谢谢您的阅读,祝您开心愉快!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691ZHE1SIGG.gif
集结淘宝最热销宝贝以及最优秀店铺,博友来我的网站“一流淘”看看
http://s8/middle/4c7425c6x865f84890bb7&690
www.eliutao.com
集结淘宝最优秀店铺,让你体验快乐淘宝之旅,点击进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