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64@365蒲松龄纪念馆、古车、齐文化、钟书阁

(2024-06-14 07:36:56)
标签:

365

生活

分类: 日常生活
6月12日

今早,我和姐步行到八大局,想在这里吃早点。农业局、教育局、文化局、水利局、卫生局、林业局、财政局、机械工业局宿舍区的菜市场,因为物美价廉而闻名。自从淄博烧烤火了以后,这里也跟着火了起来。整条街的商业氛围很浓,街上卖油炸食品很多,可以随意品尝。一路走过,不少口味都尝过了,还是感觉味重。第一次知道了油条是按斤称的,我们买了一根南瓜油条是1.9元。看到双皮奶才5元,买了一份,感觉不如三元梅园的好吃。只不过是用琼脂熬制而成,放入奶粉冲的奶后加入一些果料。想买一块紫米糕,让店家切一块,刀一下往后退了十公分,吓得我们指着案台上一块小的称了重,花了2.4元。昨天知味斋的阴影还残留着,我们可不敢多买了。

我们想去蒲松龄纪念馆,姐先去卫生间,出来的时候,她想避开水坑绕过来,可被旁边施工的钢管拌了一下摔倒了。我赶紧过去扶她起来,幸亏钢管不高,她也没背包,胳膊和腿没有骨折,右膝盖上擦破两大块。找到市场办公室进行了简单消毒处理,我们在药店买了药。

从八大局到蒲松龄故居可真不近,打车花了87元。在入口看到售票处买了票,20元一张。来到景区门口发现,故居是不收费的风景区才收费。我们果断退了票,直奔故居。以聊斋为主题的风景区估计人为设计会比较多,我们还是看原汁原味的古村吧。

开车过来,走在聊斋路上,进了村子,80%的村民都姓蒲,这里还保留着建筑老风格。纪念馆里的5D阅读挺有意思,可以看到聂小倩、崂山道士、罗刹海市的介绍。从小看聊斋,许多故事耳熟能详。

来淄博必吃鲁菜。淄川的鲁菜很地道,其中知味斋和又一村最有名。昨晚吃了知味斋印象特别好,今天想到又一村淄川总店,有点小小失望。又一村改为蒙古烧烤风格,鲁菜只剩一点点。果断的转为当地人推荐的小孟农家菜,好吃不贵。点了葱烧海参,大大的一盘才56,有地道的章丘大葱和海参烧制而成,章丘大葱一点也不辣。用花椒油炸的茄子22,很有特色。老家黄米糕是特价6.6元,粘贴糯糯,有点像黄米粥。店家赠送了小菜和绿豆汤。这顿饭也吃得心满意足。

吃完饭,我们打车到中国古车博物馆。修建济青高速公路时,在后李文化遗址发掘了一处春秋时代的大型殉车马坑,其规模之大、配套之齐全、马饰之精美、保存之完好,为当代之冠。遗址有两处,第一处长32米 、宽5米 ,车十辆,马32匹,第二处长8米,宽3米,车3辆,马6匹。看到这处挖掘现场还是挺让我震惊的。展馆其他区域主要介绍了古车的历史,还有一些现代仿制的古车模型。

看完古车,我们又到齐文化博物馆,来齐化博物院才弄明白齐庄公,齐桓公,齐惠公,齐景公……战国、秦汉时期的文物真不少,但品相好的都送到了国博、山博。看到了汉代兵马俑,汉代瓦当,看到了东周殉马有六百余匹,世所罕见。

从齐文化博物馆出来往市区赶,距离也不近。我打车时选择了一口价,其他车型没选。在高德上看,打车到海岱楼钟书阁40多公里也得71元。坐上车,我和姐睡了一觉,快到钟书阁时突然打雷下起了大雨,开车在周围转了一圈,没发现饭馆。我在软件上搜到1.3公里处有一家铃兰餐厅,马上改了终点。

这是一家西餐厅,布局还挺有情调,我们团了148元的套餐还是量大,两个人根本吃不完。我们不慌不忙地吃完晚饭,大雨也停了。雨水冲刷掉暑气,小风一吹很凉爽。

步行到钟书阁,发现这里是一座大公园,书店建在海岱楼内。北京也有几家钟书阁,根据建筑特色而布置。海岱楼的钟书阁,一进门就是一面汉代瓦当墙,估计是借鉴齐文化博物馆内的瓦当。通体书柜在屋顶镜子的折射下,感觉身处书海中,被书籍所包围。来此买书看书的人不多,大部分是来参观拍照。文创产品还挺有意思,五层的酒巴占据了有利地形。登高远眺,万家灯火,景色宜人。晚上八点之后,钟书阁亮灯后的夜景也值得称赞。

打车回酒店的路上,司机推荐去博山的陶瓷大观园,我们放弃了去淄博博物馆的计划。原定明晚七点的火车回京,我改到下午四点,早点回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