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365巴厘岛(六)准备返程
(2023-03-12 19:20:30)
标签:
365生活 |
分类: 日常生活 |
今天晚上十二点的飞机即将回国,早上我们就来个自然醒。想晚点起,也没晚多少。八点半吃过早餐,我们步行到公共海滩看看海浪,吹吹海风。没过一会儿,乌云就上来了,幸好带着雨伞,不慌张。
在巴厘岛这几天,感觉十二公里的跨海高速路的路况还好,其他地方的公路大多为双向单车道,有的公路还破旧不堪。按团里的人讲,要想富,先修路,这么美丽的地方,如果把路修好了,估计来旅游的人会更多。也可能正因为这里交通不发达,自然景观还保存着原有的味道。
打好箱子,我们退房,去吃中餐。开餐馆的老板以前就是地陪导游,接待中国人多了,开始带徒弟,自己开了餐馆。我们在当地超市购买的时候,也遇到过当地开民宿的华人,向我们询问团费是多少。当听说我们的“地板价”之后,都感觉不可思议。
印尼人的平均工资还是挺低的,给我们旅行大巴上服务的小弟一个月也就一千元人民币。听嘉嘉说,当地刚毕业的大学生月工资也就两千元人民币。怪不得现在中国往日本派不出研修生,都从印尼招人呢。但巴厘岛的物价一点也不便宜,我们逛了几次超市,感觉价格跟国内差不多,比泰国要贵一些。可能巴厘岛是旅游城市,没有自己的工业,多数物品都是进口的原因吧?
吃过午餐,我们到了勇士广场参观,绕着广场走一圈,也没买票入内参观。呆了几天,对印尼的雕像还是分不清,感觉都差不多。如同在国内的寺院里,我也发不清四大天王的区别一样。这里的气候比较潮湿,经常下雨,雕像上会有一些青苔,更得沧桑。
离办理登机还有六个小时,嘉嘉把我们送到了库塔海边,这里与金巴兰相连,观赏日落的角度不同。沙滩边上,几个十几岁的男孩在打篮球,女生们静静地坐在台阶观望。大部分人则是坐在海岸边的大石头上遥望西方,欣赏醉人的晚霞。看着海浪从两个方向中间轻轻地汇拢再分开,听着海水温柔地拍打着岸边,夕阳掩去了火辣辣的炙热,海风吹在身上很宜人……这个时候感觉退休真好,趁着身体好,经济能力尚可,可以多走走,多看看。疫情三年好像在人生中一下被抹去,所有的不愉快都被海风吹散,看着潮起潮落,听着欢快的加油声,感觉生活是那么美好。心已经打开,期待着更美好的远行。
赏完落日,我和姐逛SOGO,发现这里商品还真不少,不愧为市中心。我把给小弟的5万盾小费留了出来,把兜里最后的印尼盾花完,突然感觉轻松了。
到了机场,再一次体会到了不着急的办事效率,暗自告诉自己不要急,慢慢来。嘉嘉曾经说过,虽然国内参团人员年龄都不小,但大家走路的速度都不慢,办起事来风风火火。可能我们平时习惯了这样的节奏,自己不觉得吧。值机还要我们出示海关二维码,可还没座位号,是无法填写申请的。但教条的工作人员还是坚持,我们只能在小程序内把入境时的信息自动变更,只是改了一个日期截屏就被通过,才放行给安排座位号。
拿到座位号后,我们在小程序内要填写入境申请。团里有个别老人没有开通国际漫游,想使用领队的热点,可信号总不尽人意。真想不明白,几千元的团费都掏了,还省着每天30元包天的漫游费,真是耽误时间。后来,他们实在坚持不住,还是打开了国际漫游。现在出门在外,没有网络真是寸步难行。我是第一个办完手续的,又帮助领队帮他们一一申报。
团里的老人多,有的人精打细算惯了,出门也是能省尽省,但有时候省得挺丢脸的。为了不给客房服务员小费,他们拒绝每天打扫房间。为了不买矿泉水,每天吃早餐的时候,带着保温杯去餐厅打茶水,弄得台子到处都是水。为了节省做抗原,两个人只做一个抗原。当天晚餐自理,他们吃早餐的时候,就把面包偷偷带出来。在外面拍照时,也经常喧哗,引得许多游人侧目……关键是他们自称都是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快七十岁了,还经常去外面讲课,经济能力应该不差。但只能说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