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姐在国博参观了“和合共生——故宫·国博藏文物联展”。两个重量级的博物馆拿出了400余件“压箱宝”展示中华民族“尚和合、求大同”的发展脉络,展现了中国古 一个铜“和”字,为故宫的旧存,应取自名称中带“和”字的建筑匾额。紫禁城带“和”字的建筑主要包括外朝之协和门、熙和门、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等。内廷之永和宫、颐和轩、养和精舍等,共计19处建筑,从这些名称中可一窥“和合”文化对于清代皇家建筑的影响。
展览还展出了慈禧手书“万物和熙”牌匾,这四个字写得大气有底蕴。此牌匾挂
于燕喜堂内。“熙”为光明、和乐之意。此匾表达万象协和、天下太平的美好祝愿。
还有一件故宫藏战国的动物咬斗纹金牌饰,时隔两千多年还耀耀发光。嘉庆秋分在月坛祭月所穿彩云金龙文的夹袍,龙纹好像缺少了霸气。
此次展出的展品件件都是国宝级珍宝,再配上展览说明,欣赏完后更加佩服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我们还看了另外一个重量级展览“盛世修典”,展览有1700余件历代绘画精品的出版打样稿档案,是国内藏品与流散在世界各地的中国绘画“国宝”的一次集合汇聚。
历时十七年完成这项规模浩大、纵贯历史、横跨中外的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让中国文化传承下来,真是了不起。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共收录海内外263家文博机构的纸、绢(含帛、绫)、麻等材质的中国绘画藏品12405件(套),涵盖了绝大部分传世的“国宝”级绘画珍品。编纂出版《先秦汉唐画全集》《宋画全集》《元画全集》《明画全集》《清画全集》,共计60卷226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