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厅里的灯有三根灯管,只有一根还亮,光线一下暗了下来。先生下班回家,把灯罩取下来后,亮度增加不少。把不亮的灯管拍照,在某宝上搜到同型号,网购了三根。可安装后发现另两根还是不亮。我问先生是不是启辉器坏了?他查看了一下,原来的启辉器只剩一个,换过一个新的,可能就是它的原因。他不打算再换启辉器了,决定周末去灯具城买一个新灯。
这个大灯已经用了十四年,现在都流行LED灯带了。LED灯的亮度是可用遥控器调节的,有三档:柔光、白炽灯和全灯模式。我们感觉只需要一种模式即可,其他模式都用处不大。我不喜欢昏暗的灯光,喜欢客厅亮亮堂堂,固定一种状态后,开关灯就保持那个亮度。现在高科技,可选择的功能多了,但有些功能实际使用率并不高。功能增加了,价格也会水涨船高。不仅灯具捆绑功能,我们的智能手机也是如此,正经使用的功能也就那么多,许多功能都荒置。其实,我们买一些用品,保持基本功能即可,那些附加功能就是浪费。
先生还是喜欢去现场购物,能亲眼看到东西,感觉更踏实。但现在线上与线下的价格还是有挺大的差距。线上产品免去店铺与人员的部分成本,价格更有竞争力。我们在灯具城挑选灯具,当天请师傅上门安装后,我又上网询价,线上同款产品的价格包括安装费最少要低于5%。
正是因为价格差造成了现在许多商场的萧条,大家经常会在商场看上某款商品后再到网上去买,除非线下商品优惠力度更大。厂商可能会向线上和线下推出的商品不同,但我感觉,价格还是选择的重要因素。前些日子,我们想在线下买冰箱,但感觉线下同种规格冰箱的价格几乎高出线上一倍,我们还是选择了选线上购买。
现在外出吃饭,我都要先问问店家有没有优惠,或者提前在网上团购好了套餐再去消费。前些日子,看到新闻报道,有的老年人不懂线上线下的区别,买东西前,没问店家,店家也没主动提示,老人就是按原价购买。我在想,我老的时候会不会也会如此?我必须得学习,否则会被社会先进的事物所淘汰。
在军博地铁站看到这些公益广告图片,感觉眼前一亮,倍受鼓舞。为他们点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