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的情绪低落之后,昨天考完了物理和政治。女儿说物理做着找着感觉了,比一模要顺。看来考前没急于刷题,而是抽出时间来温习错题还是有用的。物理是女儿投入精力比较多的科目,还请了老师进行辅导,但她的成绩一直不是太理想,与她的期望值不符。她还是希望有投入产出比高一些。
相比物理,女儿在政治上自己下的功夫最多。上了高中,女儿的初中政治老师也跟上来教普通班,女儿特别喜欢这位刚出校门的老师。而她的高中政治老师讲课进度比较慢,也不怎么带着学生复习,属于大撒把型,让学生自己总结,学生总结完在班上再分享。老师说了,学生总结完知识点可以找他去看,帮助修改,这就“逼”着学生们自力更生。女儿是政治课代表,对政治总结可用心了,高中三年积累了厚厚的一大本,这可是用了心思的。有一次政治老师迟到二十分钟,请初中的政治老师代课,女儿感觉那二十分钟是明显的应试型,也就是说干货满满,与自己班教课风格还是不同。这三年来的大撒把刚开始可能会摸不着头脑,分数不漂亮,但练就了孩子的总结归纳能力。我告诉女儿,学习就是这样,上大学后,不可能老师带着复习,把知识点送到手边,一切全要靠自己。
政治考试的成绩还不知道,但有同学去找老师问分,看到客观题女儿是最高分,只错了一个选择题。女儿告诉我,老师要求客观题必须要上40分,一模时,她连错3道选择,多亏了后面的主观题答的好,分数才没掉下来。二模这次选择算是有惊无险,因为政治考试题少分数高,要写的内容太多,最后一题是32分,她的手都快写残了。所以,她做前面的选择时,速度太快,没怎么过脑子。答完主观题后再翻回来检查,改了几道题,否则前面的正确率也不会太高。
物理和政治都考了嫦娥四号的内容,女儿预感今天地理考试也会涉及相关内容。我笑称现在的考试真是不分不出文理,语文考了考古和生物的内容,真是大融合。女儿说她最不擅长做天文方面的题,题目拿过来读就云山雾罩。幸亏选了物理,在政治答题时脑子里也会有些思路。
她现在感慨自己的选科还是挺科学的,如果选纯理与学霸们竞争,胜算率、高分率比较悬。如果选纯文,到最后冲刺要背的东西太多,也太累。她这种组合最好,涵盖专业比较多,能发挥自己的长处。我告诉她,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这个时候,自信是很重要的。
我趁机建议,二模考完,针对短板还得加强练习。女儿说,她会用“刘星式选择”来完成。看我不懂这个梗,她向我解释:《家有儿女》有一个场景,刘星分吃的,他是这样分,妈妈一个,我一个;爸爸一个,我一个;姐姐一个,我一个,弟弟一个,我一个。所以,最后他得到的最多。她打算最后这几天,复习语文,再复习英语;复习数学,再复习英语,这样搭配给英语多一点复习时间。人家有计划,我就放心了。
去参观《弘历的世界》展览,第一次看到如此清晰的御制诗文稿。乾隆是个高产作家,给大家的印象是处处写诗题词。看着挺随意,但其实他还是打过底稿,再让大臣誊写。看着几百年前秀丽的楷书,堪比印刷体。但也有写错的地方,就剪下一小方块贴上再写。有了底稿之后,再在相关器物上制作。
看展时我在想,这小方块纸是用什么浆子贴上去的,这么平整?我们现在用胶水贴东西还容易皱皱巴巴,用了涂改带才平整。浆糊的水分不能多,否则写字容易晕。浆糊量也不能多,否则就会高出一块。真是挺有意思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