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本书叫《苏格兰人怎样创造了近代世界》,作者描述了苏格兰人不仅制造出了风笛、威士忌,还发明了高尔夫游戏,并且不太为人所知的是,苏格兰人在现代经济学和金融业上也是颇多建树。在如今的苏格兰还活跃着一批有着几十年甚至近百年历史的资产管理公司。大家相对熟悉的有安本资产管理公司(Aberdeen)、马丁可利(Martin
Currie),这两家公司都拥有QFII资格,进入A股市场投资。
曾有基金公司组织投研队伍对苏格兰的同行们进行考察学习,一共走访了8家苏格兰基金公司。给他们印象最深刻的是,这些苏格兰基金公司既有纯价值型投资者,也有一些主题投资风格的公司,但每家对自己的定位都很明晰,投资风格十分鲜明,并且始终如一。这种高度精准和专注于自己特长领域的做法,是他们业绩能够长期出色的重要原因。
比如,苏格兰就有一家主题投资风格的公司,投资、研究重点和纯价值型公司很不一样。他们是以半年为单位,每半年确定一个投资主题——也就是股票投资的大方向,然后在这样的基础上去做研究、筛选股票。比如,流动性泛滥主题,他们会安排研究员去做非常深入的研究,关于流动性的各个指标、现状和未来可能的几个情景等。他们的目标是公司团队要能提前市场趋势半年,发现市场主题。
换句话说,做投资也不用言必称价值投资,各种策略和方法都可以尝试,只要你事前明白无误地告知投资者。做基金公司也不必追求大而全的全能型资产管理公司,完全可以选择“精品店”型基金公司,专注于某个投资领域,让自己有着鲜明的特征。
中国基金业发展至今,基金公司已达60家,在本周还将有两家新公司陆续举办开业典礼,其中绝大部分公司都在往全能型资产管理公司方向前进。它们中有个别公司取得了阶段性成功,部分还在底层挣扎。有些基金公司战线铺得很长,什么业务都想争取,业绩却没有起色,公司鲜有特点,新基金却一个接着一个发,白白消耗了巨大的资源。但有的基金公司早已认识到这一点,将自己的所有力量用在一个方向上突破。比如说,兴业全球基金就执着地在权益投资领域内耕耘,即使在今年通道放开、债基销售火爆的背景下,仍旧坚持自己的策略,不会一窝蜂地发产品。这样的尝试,对中国基金业来说可能更具意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