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兴业全球基金:按照自己的节奏奔跑

(2009-03-24 10:59:36)
标签:

财经

连续两年获得金牛基金公司称号,旗下基金整体业绩近两年排名所有基金公司首位,兴业全球基金在长跑中胜出的策略逐渐显现效果。不过公司总经理杨东对于是否穿上黄色领骑衫并不在意,用他的话来说,在长跑中要掌握跟自己相适合的节奏,你用什么速度跑起来最舒服,你就按照这个速度跑,不要觉得有人超过你了,赶紧跑快一点冲刺一下,而是根据自己的能力,根据自己的准备,把握住自己的节奏做事。

 

投研实力是核心竞争力

 

天相投顾基金研究组这样评价兴业全球基金,公司投研团队核心成员管理经验丰富,选股能力突出,为基金业绩的稳健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杨东对此有个直f截了当的回应,投研实力是基金公司核心竞争力,这一点必须要过硬。

 

从数据统计来看,兴业旗下基金长期业绩都很不错,比单年的业绩更耀眼。根据天相投顾对60家基金公司旗下所有积极偏股型基金整体净值表现进行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兴业全球基金公司旗下4只偏股型基金近一年、近两年分别排名第二、第一。列入统计的这60家基金公司旗下的304只偏股型基金近一年平均净值增长率为-50.39%,近两年平均净值增长率为13.43%。而兴业全球基金公司旗下4只积极偏股型基金,近一年以-39.39%的净值增长率排名第二,与冠军仅相差0.33个百分点,近两年则以50.87%的净值增长率一举夺得冠军。长跑的效果已经有所体现。

 

在2007年大起的时候,当时兴业全球基金就考虑了将来大落的可能,并且很早就有所警觉了。早在2007年,兴业全球基金就对与A股市场相似的台湾、韩国、香港等地股市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比,并于当年10月在中国证券报发布了研究成果,提醒投资者警惕当时的巨大泡沫。因此,落实在2008年的操作上,兴业全球基金是比较谨慎的。

 

对于2009年,杨东一个总体判断就是充裕流动性驱动下的超跌反弹行情。“从大的轮廓上来说,这样去把握不会有大错,同时也不能过于乐观。兴业的基金经理、研究员,经常在一起讨论,研判行情,我们对全年有一个大致的轮廓,但是这种轮廓,或者一种策略都是在动态调整之中。”

杨东感慨说,投资是这样一种境界,你知道的越多,了解越多,你就发现需要知道更多。做投资的人很重要一点是,要经常总结,深刻地总结和反省。而初入市的投资者,自我感觉好像是最聪明的,他感觉市场应该很容易判断,真的进去了,不是那么一回事的。

 

把握自主节奏

 

而在公司发展历程中,杨东认为还有一个节奏的问题,不是能做就赶快做,而是根据自己的节奏,根据自己的能力,根据自己的准备,条件具备了就上马,并不试图盲目去追赶什么。

比如说规模,兴业没有举全公司之力拼命去扩张,相反,他认为一家基金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要跟公司资源和能力相符合,“如果你发展太快,在各个岗位充斥的都是不够格的人,长远看肯定也是不利于公司发展的。兴业是按照自己的节奏,按照自己的准备一步步去达成一个个目标。”

 

这种理念下,自然也形成了相应的公司文化,对于员工的考核更多也是从长期出发。杨东认为,投资这东西有时候还是有些运气因素的,在排名上,差一个百分点会差很多名次,兴业不会仅仅根据这点来评价一名基金经理。对于如何衡量一只基金,衡量一位基金经理,杨东有着自己的见解,“2007、2008年是典型的大起大落的市场,这时趋势判断是最主要的,换句话说你的选时是最主要的,如果你整个选时错了,再靠精选个股也很难弥补。但是2009年情况不太一样,而且将来市场如果越来越成熟,选时的重要性会越来越下降,选股的重要性会越来越上升,这从成熟市场可以看得出来。”

 

“不过,实事求是地说,现在没有到那一步,中国还不是一个很有效的市场,投资者需要多花一点时间,充分理解市场。现在做基金投资很多时候也可以说是靠天吃饭,这个局面将来有可能改变。一方面会推出更多的金融产品,比如股指期货,做空机制出来以后,基金回避系统性风险的手段就多了,有更多余地让你发挥,基金产品自然也会出现多样性。另一方面,市场成熟了以后,同涨同跌就不会那么明显,这种情况下基金之间的分化可能就会拉大,我们才能更好地衡量谁是优秀的基金经理。”

 

杨东认为,对优秀的人才来说,物质方面报酬其实不是最重要的,越是高级的人,考虑这方面的比重可能越少。他要追求一个环境,让他能够发挥,让他能够有发展空间。包括与同事们相处能否融洽,能否学到新的东西,而兴业也正是在尽力提供这些软环境。

 

每只产品都有新意

 

事实上,兴业清晰坚定的发展思路从他们产品的布局上也可以看出来,产品线基本以偏股型基金为主,而且这些产品个个都有特色。

 

从最早的兴业可转债,到后来的兴业趋势、兴业全球视野都有自己相对独特的选股理念,2008年新发行的社会责任基金,引进社会责任投资理念,这个理念原来在A股市场是一个空白。“事实上,社会责任投资理念在国外这些年发展得非常好,而且越来越多的资产管理人开始采用这种理念操作。兴业认为中国也需要这种理念,尤其是现在一直提到企业要讲社会责任,促进和谐社会等等,我们觉得在投资领域引入这种理念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普及社会责任,引导资源配置。比如银行有推行绿色贷款,它也是用资源配置在引导,你做环保的项目我就给你贷款,高污染的就不给你贷款,基金也一样,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好的,你会得到更多投资者的钱,你在资本市场的发展更好,如果这方面表现不行,你估值就会很低。比如在国外,对烟草、军工这些行业都是被社会责任基金剔除掉的;有些带有宗教性质的基金甚至会把银行也剔除掉,因为按照有些教义,贷钱也是不道德的。”

 

在社会责任基金之后兴业又发行了一只名为有机增长的基金,重点突出了有机增长这一理念。对于有机增长,杨东解释说可以理解为组织内的成长,是依托现有的资源,现有的业务,通过卖更好的产品,把成本降得更低,或者技术创新等等来实现一种自然的成长。跟它相区别的就是非有机的增长,更多的是来自直接的收购、兼并,包括去年市场很热的资产注入。这些增长比有机增长速度更快,但是其长期的持续性不如有机增长。

 

事实上,在海外市场,“有机增长”理念早已成为海外许多成长型共同基金的具体投资策略之一。在投资领域,著名咨询公司科尔尼编制了针对美国31家金融机构的有机增长指数;在学术研究领域,弗吉尼亚大学教授赫斯(Hess)创立了“有机增长指数(OGI)”模型,依据该模型筛选出像UPS、百思买等一批优秀的公司。

 

首先,有机增长理念提供了全新视角认识企业成长。“企业赚的每一分钱并不都是一样的,企业增长的方式也不一样的。”杨东表示,依靠有机方式实现的增长具有较高的含金量,虽然其增长速度可能较慢,但增长的质量更好,盈利的稳定性、确定性和持续性更强,能给股东带来更高的回报。

 

其次,该理念提供了全新视角分析企业估值。“以往在给企业估值时,一般对增长越快的企业给予越高的估值,但是有机增长理念强调估值高低不仅要看增长的速度,更要看增长的来源、质量和方式。”杨东说。一些外延式增长虽然增长速度很高,但稳定性、持续性差,给股东带来的回报较低。因此,增长应该根据不同的增长方式而享有不同的估值。

 

第三,提供了全新视角评价企业经营成就。“我们在衡量企业经营成就时,不仅要看其赚多少、增长多少,更要看其耗费了股东多少投入,消耗了多少资源。”杨东认为,此前央企业绩考核体系以财务指标为主,而且往往特别关注利润等绝对指标,容易诱发追求短期利益的投资冲动,造成盲目、重复建设,投资数量重于质量,将股东投入浪费在低效率的规模扩张上。这种情况亟待改变。目前来看,以现金流量、分红、净资产收益率等等这些绩效考核指标更能够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就,从而引导企业更加关注长远利益。

 

最后,有机增长投资理念提供了全新视角考核公司经营层的绩效。杨东认为,从有机增长的角度,更合理的做法是在设计绩效奖励机制时,薪酬应该更多地与净资产收益率等绩效挂钩,从而建立起一个更加正确的薪酬绩效考核体系。在这个体系下,那些毁灭价值的经营层不仅不应得到奖赏,反而应该为其资本浪费和无效经营负责。

 

对于下阶段发展,杨东表示,兴业全球基金仍然会按着自己的节奏,不急不躁推进各项业务,包括专户、QDII、年金等各方面领域的拓展。同时,在投资上相信今年还是可以充分发挥兴业全球基金的水平。

 

专家点评

 

兴业全球基金管理公司2008年取得较好收益主要得益于其能够较好控制仓位。年初,兴业全球基金管理公司已经充分认识到如果2006年和2007年上半年的股改行情给投资者一个巨大的低风险高收益机会,那么2008年这个局面正在改变,也正是因为正确预期了未来市场的走势,兴业全球基金管理公司股票混合型基金的整体仓位水平很低,在系统性风险较高的市场中凸显出其出色的择时能力。

 

兴业全球基金管理公司稳定的投研团队是实现良好业绩的保障。兴业全球基金管理公司团队建设十分稳定,2008年没有出现高管变更,也没有基金经理变更,这有利于投研团队经验积累同时也便于增强配合的默契程度,为实现基金业绩的稳步提高打下基础。

 

兴业全球基金管理公司多年来整体业绩保持前列。根据海通基金评价系统显示,兴业全球基金管理公司最近一年、最近两年和最近三年的股票混合型基金业绩排名在所有基金管理公司中名列前茅,连续两年获得金牛基金管理公司的称号,这也反映出兴业全球基金管理公司整体投研能力很强。

(海通证券基金研究小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