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解一:分红是额外收益?
既然如此,基金分红实质上是账面上的数字变化,并不是盈亏变化。去掉现象看本质,基金分红的问题也就简化为“持币”还是“持股”的问题。
误解二:高分红=高收益?
究竟应该“持股”还是“持币”,最终落实到对趋势的判断和风险的承受能力上。单边上涨行情中,平均来看,持股的回报理论上应该远远大于持币;处在震荡行情或是进入到下降通道中,持股的风险大于持币。
所以,分红的时机选择非常重要。如果市场处于上扬行情中,基金大比例分红,意味着或多或少、情愿不情愿都要进行减仓,抛掉手上的股票以兑现红利。分红以后,净值降低,如果引来大量新资金,那么基金还要重新建仓,不仅提高了持股成本,还会进一步摊薄了原有持有人的利益。从过往数据来看,上扬市场行情中选择高分红的基金涨势往往不如没有高分红行为的基金。
相反,如果市场出现调整,基金实行大比例分红,不仅可以部分规避下跌风险,还可以借机调整仓位,甚至摊薄持股成本。
误解三:低净值基金便宜?
所以,对基民来说,是否选择高分红基金,不能“从重”,也不能有“淘便宜货”的心态,因为基金是否“便宜”,不是由它的净值来反映的,而是由基金持股成本决定的。这点跟股票的股价有根本区别,也是引起很多投资者误解的主要原因,我们会在后续专栏中详细论述这个问题,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