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早教回忆录3-----我的教育、我的幼儿园

(2012-05-31 08:41:12)
标签:

儿童教育

幼儿教育

早期教育

儿童心理

教育

育儿

早教

家庭与生活

分类: 儿童发展

我的早教回忆录3――我的教育、我的幼儿园

原创/小米爸爸

http://blog.sina.com.cn/zhitianqiong

家长的教育

我终于离开了杜曼与七田真这两种教育。

2008年发生了好几件事,改变了我的方向。

孩子2周岁后,我觉得她不如18个月前快乐,她1周岁前多么快乐啊,我的教育一定存在着问题,自我感觉良好,那是自欺斯人。

和很多夫妻一样,经历了新婚初激情的几年,我的婚姻关系也出了问题,时有争吵,有时还很激烈,虽然我们很少当着孩子的面吵,但孩子一定感觉到了我们的焦虑。如何建构美好的家庭关系,一直困搅着我,教育而不重构家庭关系,这种教育必败,一直觉得自已的性格有问题。

在一个教育论坛呆了数年,历经数次大混战,自省能力再次告诉我:自身有问题,无论冲突时的对错。

200890后学生“精彩的”表演了一年,挑战了很多老师的底线。状况愈演愈烈,这些孩子怎么了?我想知道答案。

因为这些问题我离开了原来那个教育论坛,去了李跃儿教育论坛,时至今日我仍感谢李网,它是我教育路上的一个跳板与转折点。

我并未在李网呆多久,因为它关闭了,我去了豆瓣,然后由豆瓣去了心理搜普,最后由搜普跳到国外的权威心理网站。我找到了所想要的很多资料。自我成长之路由此开始。

扣除《育儿百科》这样的泛泛而论,这4年来看过的专著加起来应有二人多高,我身体力行了书中很多理论与方法,用自身体验了它们的长短,除了心理学与教育学,还求助过瑜珈、静坐、宗教。我自身的问题一直在反反复复地前进、后退、前进、后退。

不管你意识里的力量与期望是多强大,你潜意识里的东西,你身体自主神经的全自动反应时时会跳出来干扰你的努力,让你看到你的自身是如何不听你意识指挥的。如孟子所说:“行弗乱其所为。”虽然无数次地读过潜意识、意识、超我、自我、本我等种种,也读过很多应对焦虑与抑郁的书籍,但问题袭来时,心下仍不可抑制的会焦虑、紧张、放大问题………等林林总总,虽然懂很多理论,但理论在身体的自动反应面前毫无用处,要将理论真正用起来,产生作用,只有不断地磨练、磨练、再磨练………

想有个平和与强大的心是那么难,改变自身的脾性是那么难,我得进步是那么慢,内心经常痛苦地分裂,分裂的痛苦!

我在日日的教学中,尽量的、尽量多的使用了我学到的理论,使理论在不断地使用中,对自身产生作用。

如果说别人是从零开始成长的,那么我是从负数开始成长的。自身的问题实在太多,我身上既有精神分析讲过的严重防御性行为,也有霍妮讲的神经症人格,更有弗洛姆书中所载的专制………每一样都病得不轻。有时自嘲我这是何苦来?但又清楚地知道,孩子的教育首先是从家长的教育开始,并无捷径.掩饰与否认自己的问题除了自欺还是自欺。

也许是我笨吧,数年来,我慢吞吞地于平常的日子里,教书的日子里,跟妻女相处、跟亲人相处的日子里实实在在地实践自己学过的东西,老老实实将自己学到的东西用于身边的很多人,很多事。

呵,然后4年过去了…………

最大的错误

女儿2周岁多时,我总觉得她不快乐!经常哭闹,有时我跟她妈妈又觉得她很孤单,没有兄弟、没有姐妹。连固定一起玩的玩伴都没几个。在经过很久的商量后决定送她去幼儿园读小小班。那时我完全没有“可怕的二岁”这样的概念。

200891号,女儿29个月多了,我清楚得记得那天早上我送她及她妈妈下楼,“爸爸再见!”我目送她们母女俩走远,看着她们的背影,我鼻子酸酸的,那时她是那么矮、那么小。――我清楚得记得那晚女儿回来后是如何紧紧地抱着我的。

我一直觉得这么小就送孩子去读幼儿园是个错误,年龄比其它孩子小1岁至1.5岁以上,这是很大的差距,小孩子跟大人是不同的,大人相差2――3岁能力上可能没多大差别,对小孩子而言年龄相差几个月能力上就会有巨大的鸿沟,尤其是跟身体有关的。比如说幼儿园里的活动课,由于太小,力量上与其它孩子无法相比,虽然灵敏性、奔跑与弹跳上不落后,但在力量上还是有相当距离,这使我女儿常常感到不开心。

小小班时碰到了位比较凶的老师,有点影到了她的安全感;―――这是我后来明白的。

中班时又碰到位爱评价孩子的老师,老师的评价常常使我女儿感到很不开心。那时我的水准不够,我差不多用尽了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应对手段,包括倾听、接纳、共情,但仍不能解决这些问题。那时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抱着她,静静的听她说,让她靠在爸爸的胸口。然后是倾听、倾听、再倾听,不断地共情。我想对一个3周岁多的孩子而言,一下子就达到对评价与竞争无欲无求,那相当困难。如何帮助女儿应对她的焦虑与不快乐一直是我的课题。

老师会个别考虑孩子吗?老师容易将孩子成人化吗?老师有时会不会很凶的骂孩子?我明明知道答案,却时时这样自问。因为同为教师的我就经常犯这样的错误。

我那时常常有种代孩子去受苦的想法,你们是不是也有?

女儿读幼儿园了,我好象也在读幼儿园!

那时我已读过了相当多砖头厚的心理学专著,但我仍感到束手无策,和很多家长一样,一种很深、很强的无力感。

不过这种无力感后来终于还是慢慢减退了,我到底还是搞清楚了孩子的自尊、自信与抗打击力是怎么回事。

在今天我对焦虑、竞争与评价的想法与当初是有些不同的,个人认为:适当的打击、竞争与评价对孩子只有好处,适度的焦虑对孩子的心理只有好处。它培养出了我们孩子的抗打击能力,就象病毒,当我们战胜病毒后,我们获得了免疫能力。毕竟我们每个人都无法生活在没有压力的真空之中,我们的孩子也是。不断地帮助孩子消除她应面对的焦虑、挫折与磨难只会造成脆弱与成长上的灾难。

我的办法就是教孩子归因与反驳,用事实反驳,请看。

1女儿:“爸爸,今天有个大孩子抢了我玩具。”

 米爸:“心里难过是不?………..对了,抢东西的行为是好行为还是坏行为,谁错了”

女儿:“坏行为!他错了”

米爸:“嗯!他错了,那你没错,还为这事难过?”

女儿:“爸爸我不难过了,但我想将玩具拿回来”

……………….父女一起想法如何拿回玩具。

 

 -------------------------------------我是坚强的分割线-------------------------

 

2.女儿:“爸爸,我不会跳绳,老师说一定要学会,要比赛,呜……..

  米爸:“是不是你一个人不会跳,有没有其它人不会跳?”

女儿:“有,有好多不会跳。但有些小朋友每分钟都能跳150多。呜..

米爸:“嗯,你是不是心里难过,有没有比你大1岁的仍不会跳。”

女儿:“有”

米爸:“看!比你大1 好多的都不会跳,那你不会跳很正常啊,你还没长大呢,再大点就会跳了”

米爸:“要不,我们练练看。”

练了几天,碰到瓶颈。老是在跳9――15个之间卡住,脚被绳子勾住了。

女儿:“爸爸!我只能跳9个。”然后大哭。―――焦虑开始。

米爸:“爸爸知道你焦急,知道你伤心。”―――――我赶紧共情与倾听。好一会

米爸:“对了,隔壁那个宝宝爬了几个月了,他会走了不?”

女儿:“小弟弟爬了好几个月了,还不会走。”

米爸:“他以后会走不?”]

女儿:“会!”

米爸:“你以后会跳绳不?”

女儿:“会”      ―――这就是战胜焦虑,培养自信与耐心的过程。

一个多月后,女儿也能一分钟跳120――160了。

米爸: 你年龄那么小,能跳过大你1岁半的宝宝,你厉害,还是他们厉害?”

女儿:“我!”

这时我倒体会到了点年龄小的优势了,她估计也体验到了,引导的好年龄小也可以成为优势,引导的不好年龄大反而是种劣势。

后来,无论是阅读、数学、舞蹈、小提琴还是画画,一到瓶颈或是某个挫折点,我都会笑着提那句:“爸爸!我只能跳9个。”经常提,经常提,她总会在一些关口,会心一笑。或是学着我的口吻喊:“爸爸我只能跳9个!”这成了我家的“关键词了。让她时时记得困难可以战胜,克服困难需要耐心。

这只是我教育里的一个点滴,实际生活里用的手法要多得多,当然,孩子的挫折与焦虑的应对不会这么简单。她仍会哭,仍会不开心,但应对得当抵抗能力将逐步增强。

我对孩子的心灵培育,在孩子读中班的下个学期开始逐步有了控制感,那时我跟女儿的状态都越来越好。非常幸运,我们一家三口一起在教育的路上爬过了一个坡又一个坡。

在女儿读幼儿园的那几年,我没有因为老师有时骂孩子,有时给孩子扣“帽子”,经常的评价、伙食等原因去跟学校与老师理论,我差不多都选择了宽容。想起来后怕,要是我真的因为自己对教育了解得更多而去跟老师“理论”。结果会怎么样,我的女儿会因此得到更多的快乐吗?

我们自身的教育,是为了让我们面对老师、他人、问题时更加镇定与宽容,我们不应因为懂得多,而去挑别人的错。这是我后来的感悟。我想这句话可以应对很多家长对学校,对老师、对配偶,对公婆、对老一辈人教育方式上的不宽容与不认同。再说了,除非他们自己愿意,你基本无法改变他们。强制改变则意味着冲突。最后危及你自己与你的孩子。你还可以采用的方式是良好的交流。

    上帝说:你只看到兄弟眼里有刺,却不见自己心中的横木。若将兄弟看成老师,那么我们家长看到过自身心中的横木了吗?

其实老师们的做法也不都是我们这些父母小时候所面对过的吗?我们并没有因此长坏。若我们家长不在意,孩子也更容易挺过来。极品的教师到底是不多的,多数老师跟我们家长是一样的,有缺点、不完美,但有很多人性的光辉。

基于此,我感谢女儿的老师们,她们很好的组织了活动,我参与过这些活动,她们很好的照料了我的孩子,她们尽心尽力的做好了她们的工作。在孩子快将毕业的今天,我对她们除了感激还是感激,也许我会在孩子快毕业的时候,在没有功利心的情况下,向老师们送份礼。以表谢意。

呵! 常常感恩,你们亲子都将看到生活里很多美好的一面。

当你更关注于跟他人的关系,更加宽容与包容别人时,那么很可能你将收获善意。毕竟多数人都不是孤岛,在善意与包容的情况下,很多事儿都可妥协。----这就是接纳。

以前我总以为那么早让女儿去读幼儿园是我最大的教育错误,若一切能够重来,我想可以释然了,我会让女儿自己决定。对于很多水准有限,不能很好处理孩子心理问题的父母,可以选择大一点再去读幼儿园吧。

经常有人讲:孩子上幼儿园越早越好,有些国外的网友也持这样的观点,国外的幼儿园,有些条件非常好,师资水准非常高,他们的老师受过严格的职业训练,他们是有资格这样说的。他们的孩子十多个月上幼儿园也不是坏事。国内呢,我相信大家心里有个答案。对于国内而言:上幼儿园越早越好是个错误的结论。除非家长有足够的水准与智慧。

Howes1990年的研究报告揭示,低质量的幼儿园对学龄前儿童的社交与智力发展是有害的,但对于那些受到良好照料的儿童则没有不良影响。

孩子要受到良好的照料,那将要求高质量的父母!这需要父母努力的学习。

但有点是可以肯定的,中国的父母多数对自己的孩子是有爱的,幼儿园对老师而言更多的只是份工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