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缺少的---------------------
(2010-08-25 09:45:14)
标签:
育儿儿童教育家庭教育教育幼儿教育早教早期教育 |
分类: 儿童发展 |
中国教育容易忽视的一角-----
好些年前。在一个QQ群里,有位资深的前辈网友给大家共享了一些绘本,下完打开一看,好多是没字的,一个单词也没有,全是精美的画面。于是大家都很奇怪,七嘴八舌开聊。
有的说外国人不看重认字。
有的说这书是给孩子玩玩的。
有的人说外国人本来就比较古怪。
有的说外国人比较重视孩子的想像力,
有的人说亲子阅读就是培养习惯,品德等非智力品质。
有的人说亲子阅读比较重视亲与子之间亲情的流淌
。。。。。。。。。。。。。。。。。。。。
说啥的都有,最后很多人将那些没字的美丽绘本给删除了,只给孩子那些有字的,中国的家长还是比较看重认识上的能力培养,从亲子阅角度来看,最后三种说法比较靠谱。
直到孩子3岁时,一天看着她画画,突然悟出那些绘本是给孩子欣赏用的。那色彩绚烂无比,个性张扬、极富想像力与艺术性的画面适合欣赏,这就是中国教育容易缺掉的一角--------美育!!
钢琴班很多,音乐欣赏的很少,没有感情与内涵美的弹琴跟大米每天减肥上上下下、反反复复的跑楼梯无异。
画画班也很多,欣赏美术的的很少,没有美的美术,死气沉沉如尸体一具,美术与音乐是种感觉,更是内在的享受,是文化对生命的触摸。而不是机械运动。
走到野外,家长比较在乎孩子对世间万物的认识,而忘了大自然春草碧绿,秋叶无边的心灵感受。
华德福的之所以成为华德福,其它先且不论,首先它在美育方面就做得很好,不管是手工、生物、编织都有极强的美感与艺术感,这是他的过人之处,也是大陆华德福及所有幼教老师做得不够的一面。
看首页里那个小猪猪博客里的菜就极富美的享受,那些菜很是美丽,尚未吃,口水已流,强过好多宣传。结果小猪猪自己都忍不住时不时的去“咬两口”,结果她跟她老公都胖了。好过很多教育。
从兴趣而言,兴趣的形成固然有许多原因,但一定有不少源于孩子感受到的发自内心的美的震憾,比如看了一次芭蕾,看了体操。。。。。。。。。。孩子被那无与论比的美感震动,从此走上这个发展之路。
从学习方式来看,人类的学习有显式的意识学习,也有内隐式无意识的学习,而后者无比强大,却往往被忽略。孩子经常在不知不觉中从环境中吸收东西。而且他自己与家长还不知道。现在的中国的国家文化建立在沙漠与垃圾之上,我们的书也越来越漫画化,走出去听到的又全是“轰。。。轰。。。。。轰”的爵士音乐,放眼看过去,全是水泥高楼,中国的学校比较重视知识的教育,因此一些非知识的教育如美育只能靠家长。
有人说生活中并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因此沙堆上的一根小草也是美,但沙上的小草与罗浮宫的艺术性比一下呢?你嘴上还硬不,或者你嘴仍然硬,但你的心灵是会说实话的?因此不管哲学是怎么说的,回到孩子的环境上美感固然是主观感受,但美应是客观存在。
有本书说美感是最好的家教。
的确,美是很好的教育。
本文一周后提供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