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很重,但又睡不着,终于下决心写一点东西,这些东西早就想写,但总下意识地推一推,想看看再说,我承认我想看到的变化始终没有看到,而且还有变糟的危险……选择这个时候,大家都有较长的假期,也许可以抛砖引玉做些讨论,引发一些对东亚队这些年轻球员有益的探索:
不经意地发现,“中国曼联”这个词我很久没用了,今天我是故意做在标题里,也许会再一次引起一些人的反感——我期盼这些仁兄就别点进来掺和了,我没精力和你们逗着玩,现在也没心情。
做标题的原因很简单,也就是我想写这篇东西的初衷——回忆一下,我们追逐、支持这支队伍,为什么?因为它是世界上最好的水平最高的足球俱乐部?开玩笑!因为队中有一个能过对方11个人的天才球员?那皇马巴萨的球探干嘛去了……好了,今天实在开不动玩笑。我承认,吸引我的就是10年前那个“崇明计划”,以及在电视广告中听到的那句“缔造中国的曼联”。
喊喊口号,多容易啊,背着债,十年搞下来了!多不容易啊!我并非根宝FANS,只是尊敬他实干的精神,尤其这把年纪了。还有被他的实干吸引来的那些,孩子,球员家长,足协官员、旅游参观者……回首过去,弹指一挥!中国曼联的红色是什么?是写在基地进口巨石上的红色大字?是球衣的红色?还是红红闪亮的荣誉榜、出色战绩?都不是!如果一定要说印象,我印象最深的“红色标志”是多年前的基地小卖部一样“热销商品”。当时那些球员真的很穷,开在荒僻地方的小卖部有多少东西可想而知,零食还是不许吃的,基地伙食也一般,馋极了的球员最喜欢买的是“老干妈豆豉”,那种暗暗的,包藏着痛苦、刺激、火性、复杂又有甘甜的红。单价也不便宜,但几个人合买一瓶,可以吃好久,不像“干脆面”,几包揉碎了,几分钟就下了一个肚子……就这样,无论来自天南地北,家乡口味是甜的咸的酸的,到这时一律爱上了辣味,那真是绝无仅有的美食啊!
我们想想,我们中国足球过去十年,还有现在所处的背景!到处是破,抓,翻旧账,搞清算……搞完了呢,总该不破不立!那到底立什么?中国足球的发展方向、道路在哪儿?在中超冠军亚冠打酱油的那些老球痞?在大家都心知肚明假龄默契球至今都没有充分改观的青少年足球模式,还是别的——比如说我刚刚听说去年足协在韦大人上任后投了数以千万计的资金给校园足球,结果被一帮完全的外行消耗殆尽,毫无效果,也没有长远的后续……
急功近利!这是中国足球的痼疾,现在还丝毫看不到改观,而这一点,正是崇明腹地的这片基地,这些孩子最珍贵的地方,整整十年,谁也不能否认他们的天真快乐,多少埋葬在孤寂封闭的基地里,有些人不赞同、嘲讽,我也不忍心,但是,前提条件就是在多少年急功近利的损耗下,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模式,一种尝试!
尝试?是的,在这里的所有人,将来以种种形式关注这支球队的朋友都请牢牢记住这一点:徐根宝,东亚队,他们是在破烂不堪的中国足球背景条件下,进行的艰难的尝试。尝试,意味着必然的痛苦,也意味着会遇到失败,但是相比其他的“尝试”,迄今为止,这是最让我这个旁观者动心的尝试,也是迄今为止,包括我在内的一部分人认为方向比较正确的尝试,然后,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远征了十年,取得了一些成绩。
我经常看见有人指责包括我在内的一些记者“吹捧”他们,对此我倒并不介意,而是窃笑。为什么?其实从2002年起,我们每年给东亚的版面和报道量都很多,但是前6年,这些报道都是声音很小的鼓噪,不可否认,现在我们的报道不再是孤立的,网站也很重视东亚报道的位置,给人以出挑的感觉,所以窃笑这种“吹捧”终于眼球了,点击率了……但问题是,我们真的出挑了吗?
客观地说,这十年,不容易,同样也有辛苦同样追求类似技术目标的,比如,曹阳指导的广东日之泉队,勉强一点的,包括吴金贵指导的杭州、朱炯指导的南昌、湖北等等,当然最高兴的,还是高洪波指导的国家队……各有各的努力,也各有各的难处。
“树立一面旗帜,产生影响”徐根宝的这个目的应该是达到了,“抢逼围接传转”,至少是让轻视他们的对手尝到苦头了,而且还是在很低的收入情况下……所以,我还是继续叫好,继续鼓劲、加油。
好了,现在来正视问题吧!尝试完全成功了吗?
显然不!否则徐根宝应该安心抱着孙子带最小的一批队员去了。其实这是百分之百的废话,治疗中国足球的痼疾哪那么容易?不说你去改变大环境,就自身而言,这批孩子还在成长,自身技术细节都远未完善,对手的重视度,加上外界环境的影响……每个人都想一想,谁的成长是一帆风顺没跌过跟头的?要这支至今没怎么受过挫折的球队永远不跌跟头,可能吗?要这批没怎么接受过教育(关于教育问题我一直保留着和基地方向不同的意见,几乎和每个管理者、教练讨论过)也没怎么接触过社会的少年一帆风顺所向无敌,可能吗?记得在上半年一次“强强”中刘阳问我,有没有预料到今年球队这么差?我说我很清楚这支球队一定会有一个挫折期,只是没想到在今年这么早就爆发,这个,我之前几个帖子里也写过。为什么没预料到这个时间点,因为我觉得火候尚早,他们离成功还远,就算冲上中超又怎么样?2007年和我每个球员都私下讲过:“开心一下,就过去了,我相信你们中的绝大多数,几年之后不会以乙级联赛冠军这样一个荣誉骄傲的,这应该是你们人生很小的一个驿站。”对中超,我的看法也是,但是,有些人显然看得太高了,问题也就产生了。
然后,就是一个技术升级的问题,再一次问:今年的打法有没有改变?我自问自答吧,显然改变了,而且几经反复。仅仅是因为教练换了?这个话题我们下面还会谈到。先谈两端——从徐根宝到球员,其实在赛季初都意识到需要改进,因为去年赛季最后阶段危机已经显现,对手重视你,扎个铁桶阵,我们无论从身体还是技术控制都没有得分的把握,得分能力差正是去年冲超失败的关键原因之一。所有的技术改造都是围绕这个环节来的,当然,还要撇去种种我个人无法细说的官方背景的突变导致徐根宝突然押宝外援,而且是最后时刻匆匆决定的外援。
没办法,支持这支球队必然支持掌门的选择,其实每个外援都有自己的所长,问题是我们自身的打法还未成型,需要“升级”,需要得分,结果却成为完全围绕外援,急于进球的盲目改变。举个例子,在训练中一再强调地面传接和插上,但是到了比赛都变成不擅长的边路掏底起球,或中后场大脚直接吊外援脑门了……这一点,可以明确地指出教练有一定责任:对球员了解的过程,对外援使用的犹豫不决,还有一点就是在赛季初管理太松,这样开局受挫——其实也只是没得到“预想”中的效果,这一点范志毅等教练组清醒一些,看到球队的实力是有限的,但球员内心好像并不这么认为的,加上使用外援导致一些主力位置的转换,有些“哥们私心”确实在球队中蔓延,很快在球场上体现出来……这里需要解释一点,有些特别奇怪的用人,我可以明白无误地告诉大家,范志毅几乎没有责任,当然还是回到前面的总结“尝试”,比如我觉得郑凯木、艾迪、毛嘉康值得继续“尝试”,颜骏凌包括孙乐也该得到轮换,这是着眼于未来的牺牲!
继续谈技战术的变化,曾经有一个阶段我们缓了一口气,那就是吕文君首发的三场比赛拿了7分,包括客场完胜成都,但之后吕文君在国奥重伤,根宝又是在最后关头匆忙引入两个外援,也引发了新一轮“变阵”,最突出的是几场改打双前锋,真是急于拿分冲超了(具体场次可见吾海兄的阵容总结帖,顺便我个人建议此贴真应该长期置顶),也取得了短暂的效果,但是在南京之战后急转直下,个中原因下面谈球员时再详谈。
和往年一样,今年徐根宝作出了新的尝试,步子很大,调子很高,跌得也很疼,当然,也不能因此否定他们已经取得的成绩,就像再怎么说申花今年表现的偶然性,都不可能否定老布的能力和他们球员作出的努力。最近东亚和申花频频热身,打得畅快淋漓,老布以其一贯的客气质疑这个对手为什么冲不了超,可能是盲目,我还是相信客气之余称赞东亚队打法是足坛至少是中国足球比较先进的,说明这个追求的方向没错。最近徐根宝改口,“树一面旗帜”变成了“挥一面旗帜”,为什么,“热闹”有了,但离真正的“树”火候还不够,实力还不到!
说努力,我们的球员当然努力,我至今牢牢记得2007年的昆明,朱峥嵘在打进对安徽的关键进球完成冲甲之后说的一句话:“我们的付出是别人难以想象的。”作为还算了解、贴近他们的人,我当然有很深的感触,包括毛嘉康骨折的那些日子我为他的难过……这些都不说了。就算体能差的曹赟定他们,他们从来没有拒绝努力。
但是,努力够不够?努力是否等同于拼劲,等同于作风?
让我产生这个疑惑的,是从客场被南京有有逼平之后到现在的几场比赛,除了对中邦这一场值得夸奖(但是以往在主场打中邦都很轻松),其他的都暴露出再明显不过的问题:队员努力,但结果却是急躁,骄娇,而不是有效的拼抢,相反,说几句有些人不接受但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从南京、北理工到成都,也就是无论水平比我们高还是比我们差的对手,拼得都比我们厉害,有效!现在是别人对我们“抢逼围”。相反,急躁的结果一而再,再而三地显现——传球成功率低,后卫后腰都急于助攻,把自己当做百分之百的攻击球员,结果一再漏人漏位,一次次重演匪夷所思的失球!
刚才我们从管理层归纳了“中国曼联”的新尝试和遭遇的挫折,坎坷和失败是成长中必然的,徐根宝还在摸索,也没有失去信心,以我有限的了解资金上的困难还是不如前几年那么明显……暂停一下,该谈这一个问题了:球员。
有人该炸了,你怎么老是护着范志毅说球员不是?哈哈,我护着他干嘛?先谈一个很简单的原则,我是因为这批球员而跟他们9年,还是因为范志毅才“讴歌”这支球队?上面我也总结了一些教练的不足,很多博友提的问题我该转达给根宝的转达了,其他的他自己也在网上看,去年蒋指导面临的麻烦也很多,到底用不用范志毅,用多久不是你我而是徐根宝的职责。过去部队里有规矩——参谋提供给决策者意见,相同内容的以三次为限,超过就要军法处置,希望一些博友能心平气和地琢磨一下个中的味道。
说说球员,不妨就从张琳芃和范志毅的那次交锋说起,这次输给成都后新闻发布会范志毅再度提到这件事,很轻松地解释:“他又不是冲着我。”张琳芃那天进了休息室后就说了:“我不是冲范指导,我跟他交流。”然后就可以看到我拍的那张照的情况……但是从南京、北理工、沈阳到成都,那几个最关键失球确实都是中卫位置失人,当然责任不能张琳芃一个人担,有些球是后腰失球失位,第一层就没守好造成的远射,有些是张琳芃去补边后卫失位而造成自己的失位,但拿张琳芃这样卖力,实力也得到公认的球员举例,就是正视球员的问题。在已经多次品尝篱笆没有扎紧的恶果,还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重演?这是谁的责任呢?教练提醒不够?没有喊着叫他们“退后!别上去!回去?”根宝总结过:还是能力问题,“这个赛季真该给小范报名,他就是上去踢30分钟也管用”。那么,我们的张琳芃,相应的边后卫、后腰该反思了,下一场能别再出现这样的失球吗?你们的能力,真的连这点都做不到?那还踢什么中超!
再深一点,还是对自己的认识过高了,外界的赞誉,包括我对你们的欣赏,是鼓励加油,是希望,是未来,现在到达多高的层次?自己该有清醒的认识。好多球员去了国字号,不是看到别人的长处自己的差距,而是在待遇、轻松度上自寻烦恼,回来自己觉得怪不错的(这点张琳芃除外,但其他人身上确实出现了几次),打成都这样的对手,都恨不得一口吃掉对手,丢球了还以为天塌下来不可接受,这种心态怎么能不输球呢?用“上海话说对你客气还真当福气”了!
曹赟定,一个我多次私下力挺的兄弟,本赛季小范一度顶着压力重用他,确实有才华,但也确实有缺陷,现在他FANS也多了,经常听到有人帮他抱屈,什么体能啊,技术类型啊……你们真是在害他!技术类型?没了主力位置在场边慢跑能体现技术类型?看看那些替补为上场作出的努力,他真的应该反省,他不是不能做得更好,但确实是在消耗自己的天赋!一个自身身体素质有缺陷的足球运动员,在21岁的年龄不能力争机会,消耗天赋,那太可怕了!我必须举两个例子来反衬,曹赟定的问题之前在王云龙身上出现过,但是在今年有限的上场时间里,王云龙参与防守的积极性大增,这是值得肯定的进步。我跟王云龙私下谈过潜力的问题,甚至去年我也痛心地直言可以供他消耗的潜力不多了,可喜的是在伤愈后王云龙的表现,看来他的潜力重新开始集结了。运动员就是这样,人努力,天不弃!
还有一个就是柏佳骏,众所周知他的“肌肉类型”也造就了他的“体能困难户”名声,但是今年家难后他的表现有目共睹,而且特别要介绍一点,归队到现在他打满90分钟的比赛没有以往必有的抽筋,这就是潜力的爆发,更是精神的力量,而且现在潜力、精神已经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实力、体能!我真的希望曹赟定能看到队友的这点进步,及时效仿,在21岁的年纪不拼一把长一下体能,还等什么!
总结上面的这些例子,不是以骂谁批评谁为乐,我指出的一些问题在某某身上集中表现,在另一个人,甚至另几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希望能各自领悟。球员到了20岁的年龄,把青春变成钞票很诱人,但领悟之后,提高“身价”,去赢取更多的认可更重要,也必然会带来更多的财富!一两年的失败,在人生道路上很短,关键是既然失败了、挫折了,你能总结点什么,吸取点什么,不要白白地损失这些宝贵的人生经验!很多成功者都跟我说过,成功的时候不容易看到问题,失败的时候其实是最好总结的时候,一定要抓紧,不要把时间浪费在遗憾、后悔、埋怨上。
再回过头来,我不是为那个教练而是是为这些球员而关注这支球队,为他们抱病熬夜写东西,满怀期待他们成长,把自己的才能显现出来。就像自己孩子和别人家孩子吵架,我一定会帮助自己孩子总结问题,而不是把精力用在指责对方身上,因为我最根本的目的是帮助自己的兄弟、孩子成长。而不是如过眼烟云的主教练、俱乐部名称、中超资格之类的东西。
所以,看到了问题,我痛心,但是真的,也挺高兴,早一点暴露问题可以早一点解决问题,当然前提是,大家没有迷失自我,还是愿意牺牲,愿意继续努力解决问题。这一点,至少根宝身上我看到了,队员们呢?有一点,还需要更多!要对自己挑剔,苛求,要在训练场上付出百倍千倍,甚至远远超过教练的要求——不是也有对主教练的质疑吗?好,你改变不了老板的决定,改变不了主教练的人选,你至少可以改变、提高你的脚下吧?这是硬道理,就算将来去国字号,甚至不在这个俱乐部了,你总是需要这个来存身立命,而不是去新的俱乐部决定主教练是谁,该打什么打法吧?现在训练中的射门水平都看不下去了,别怪教练,他练的少自己就不能加练吗?你们对自己踢还是为范志毅、蒋炳尧踢球?
今年,问题很多,有的,其他人已经总结得很好我不多说了;有的,我觉得没必要花时间去重复总结那些对于未来的这支球队没用的;我只想多谈一些球员,感谢他们对我还是很亲近的,有些话完全是兄弟、朋友那样不遮掩,畅所欲言,让我看到一些问题,包括现在写的这些东西,不是充大亨佬,而是交流我的人生感悟,像个参谋那样的建议,仅供参考,决策者是谁?我认为还是你们每一个球员!都总结了一点,每个人自己进步一点,联合在一起,就是你们的未来,尽管,未来还会有新的难题,反反复复……这就是做人,这就是人生啊!
我们的实力,确实没到中超,甚至不是中甲顶尖,但我们以往取得过超过自身实力的成绩,将来也可以取得更好成绩,靠的是精神。说将来,首先要把自己的位置放低一点,去冲击上手,每个对手都是强敌,把握自信和稳健的平衡度,要有比别人更多的拼劲和耐心!上一轮王队长理论裁判就很让我生气,难道忘记了湖南客场的教训!
我相信以根宝的继续努力和探索,大家及时总结和提高,我们有潜力,我们有灿烂的未来。尽管,这是急功近利整天盯着积分榜的所谓球迷难以理解、决不相信的。确实很难,但我认为关键还是精神的力量,去激发潜能,再一次做到别人认为我们做不到的事!
申花也好,鲁能也好,绿城等等,他们都做出自己的努力,产生了一些改变,所以今年的中超真的提高了不少,多看看,多研究,当然,努力的方向有很多种,要看到他们的巨大投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投入也是一种耕耘。我们要走好自己的路,哪怕穷,哪怕苦,穷不可怕的,相信付出努力将来总有收获的,只是时间问题。可怕的是因为穷失去志气和自信,向富贵低头,卑躬屈膝,并且改变了自己,那些假球卖球的不是这样结果吗?还是想想你们为什么来的基地,为什么踢球!至少目前还是很多对手都公开支持和赞赏的这种道路,说明值得探索下去,千万不要这山看着那山高,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当然也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看到别人的待遇、轻松,受不了了,要走了,那就走吧!这条道路肯定是大浪淘沙的,该走的迟早要走,留不住!我也相信那些努力的替补队员中还会有亮点和潜力!另外,走之前我还是要提醒兄弟:想清楚自己凭什么去挣大钱?在新的地方努力、流汗不会比这个熟悉的环境更轻松的,要做好这个准备……不多说了,否则又有人猜测我具体指谁了!这个提问会长期存在的,但,没有固定答案。
靠一罐可乐支撑,写了很多了,最后补充一点,写这篇东西的,是跟着这支球队9年的一个曾经痴迷足球的旁观者露港小镇,不是某报记者,甚至不是以一个专业球迷的视觉。迄今为止,我没有得到任何关于合并的消息,也根本就没兴趣打听过,但无论我熟悉的这些面孔今天、明天穿着哪家俱乐部的球衣踢球,只要他们回首说:哦,我们过去的那些日子,没有白费,也没什么后悔——我就万分万分的,为他们高兴,知足!
兄弟,哪天你想找人跟你分享一勺豆豉辣酱的话,找不到别人,我奉陪到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