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蒙代尔昨天来到南京,今天下午出现在南京浦口珍珠泉超级赛和世界女子大奖赛赛场。事实上,南京举办世界顶级国际赛期赛事,包括排名世界第一的托帕洛夫等毕至,正是来源于蒙代尔先生的建议和积极牵线。蒙代尔先生透露,2000年他第一次来南京参加南京大学一个学位颁发仪式时就喜欢上了这个城市,最打动他的正是石头城畔长江的丰姿。




一如很多人知晓的那样,蒙代尔对国际象棋的爱好不亚于他的专业经济学,他解释自己很小就在各种比赛中取得成绩,不过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参加比赛的机会越来越少,最终没有走职业棋手的道路。不过此后他还是刻意收藏关于国象的很多东西、元素,至今仍有2200多等级分的蒙代尔介绍,他让儿子尼古拉斯5岁起就学习国际象棋,11岁参加正式比赛,“我认为5岁开始学下棋是非常可取的,那样能弥补幼儿园教学中不能给于孩子的教育,那就是让他们自己学会思考和判断。”这份“世传”的情谊足以看出他对国象的特殊感情。今天他的特别新闻发布会本来安排在15时开始,那正是两个比赛开赛时间,受邀的记者本来都很为难,没想到还是蒙代尔本人提出“先看棋”,于是大家在完成现场拍摄之后顺利地开始了采访,而蒙代尔先生也不顾高龄侃侃而谈,显得非常兴奋。
到底是诺贝尔奖得主,他的眼光独特而且高屋建瓴,有着多年收藏和研究的他提出了国象的兴起是大国崛起标志的观点,“大家千万不能低估国象的社会文化影响,因为最早它就是在国王和王后、王室中对弈而兴起的,这也意味着某种政治指向,比如说西班牙国际象棋运动的流行正是伴随着这个国家在欧洲的崛起,然后是意大利,国际象棋中的‘象’正是在这时被赋予主教的象征;十八世纪至十九世纪初,从法国到英国,然后是德国,国象一路流行见证着这些大国的力量,英国的‘日不落帝国’正是那个时期;然后……当然是美国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国象高手;上世纪20年代,俄罗斯出现了第一位棋王,那也是他们的大国地位走向巅峰的时候……现在国象来到了中国,也正是中国步入世界强国行列的时代,我相信用不了等候太久我们就可以见证中国的经济规模在全世界数一数二,南京举办这样规模比赛的时机非常合适。”
蒙代尔的坦诚让在场的记者也非常活跃,一位记者用英语提请他对比国际象棋和中国象棋,蒙代尔首先解释以他研究的历史,国象的起源也许和中国相关联,而“中国象棋的诞生和流行肯定早于国际象棋”。说到现在中国象棋的式微,他很严肃地“劝告”:“就像现在中国人学习掌握流利的英语,但不能淡忘母语那样,在中国走向世界的同时,不该抛弃传统,尤其是象棋那样非常有趣的东西。所以我希望,国际象棋和象棋能在中国取得双赢。”
(张晓露)
链接:
南京·云锦灿烂美人“撞衫”
两位棋后的生活世界
神童已成众矢之的
超级大赛“延伸”到校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