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昨日)
昨天谈了“看见胡子就叫爹,有奶便是娘”等短视棋迷、伪棋迷现象。很多热心棋迷之中也存在的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好心办坏事”
那就是“好心办坏事”的问题。最明显的就是外出比赛,那些棋手熟悉的当地朋友、棋迷对棋手的热情、不分时宜的打扰经常影响会直接他们的备战和心态。
胡耀宇去LG杯决赛,本来做了些心理调整,但无端产生的许多乐观“预测”“加油”“必胜”,对他的心态还是产生了不好影响。有些所谓的“棋迷”甚至居然否认中国棋手没有心态问题,全然不顾这是中国培训体制必然的结果。但有了心态问题不是捧杀就是骂杀,这就是所谓“帮倒忙”。
最近还有个例子,就是帮钱宇平征婚的事,发出这个启事的网站和个人都是出于热心,因为他们在上海拜会钱宇平时笔者也在场,也亲耳听见钱宇平家人说到这个问题,但是笔者认为现在很多棋迷看待这个问题关注钱宇平的方法也是一种“好心办坏事”。一样是报道,三年前曹志林老师《你还记得钱大吗》唤起的是关注、是热血,是帮助钱宇平解决收入、住房问题的适时报道;而今年三星杯期间某女记者登门拜访写出专访文章后,说实话,对钱宇平心态的影响更多的是不利的。
应该讲,能记得钱宇平的都是真正的老棋迷,他们对钱宇平捐款、关心私人生活都是出于善意,但换个角度,钱宇平是不是更适合平静、尊严的生活?以他的疾病浅重和身体状况,把握好外界关心的“适度性”有多重要呢?很多棋界资深人士鼓励钱宇平适度地上网教棋、下棋,却不赞同他参加高强度的职业比赛,其实质就在于此。
笔者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就钱宇平九段的现状而言,品味孤独也是一种人生境界。
由此再扯远一点,如果真关心围棋棋手想“帮助”他们,个人认为应该懂得“对症下药”,棋手成长最需要外界对他们做什么?因人而异。曾跟一个棋友聊过这点,我把当时说的一段话写出来,这只是我个人的体会和写稿的“原则”,仅供参考:“常昊是需要鼓励的,古力是需要鞭策的,胡耀宇需要勇气和突破,谢赫王檄等是需要时间的,周鹤洋王磊邱峻是不容‘忽视’的,罗洗河孔杰则是需要‘忘记’和‘不看好’的……”
而对中国围棋的现状,究竟怎么看待?问题是存在的,比如炒股票什么的,正视问题比回避好,对意志力尚薄弱的年轻棋手尤其;国家队训练只能更紧,不能松,聂卫平等资深人士的参与非常必要;同时,要认识到不管现状还是将来,中国围棋没有理由不比韩国围棋乐观!只要保持现在的努力程度、利用足集体优势,如果把业余时间用到阅读增长学识和修养等方面,那就更加好了!
(张晓露)
棋迷探讨链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