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摆渡人
摆渡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199
  • 关注人气:2,26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纹枰·由特别赛事想到的“中年”话题

(2007-04-11 03:37:44)
标签:

体育

围棋

汪国真

常昊

曹薰铉

擂台赛

分类: 对弈

 

    前天韩国举行了一场特别对局——女流VS中年擂台赛,看见石胜煌先生写的评论,已经谈了女子围棋的话题,我倒是敏感于其中“中年”二字,最敏感的便是这中年的标准——45岁以上。
    突然想起还在读书的时候,对当时一个叫汪国真的当红诗人以35岁的高龄获得某某“青年”称号表示费解(因为在一个10几岁的人眼里很难理解30多岁的人叫什么“青年”),后来得知35岁才是很多“官方”评选“青年”与“中年”的界限,叹为观止!很多年过去,当时就没怎么阅读的汪国真诗选现在更没有兴趣,但是对由它产生的中年界限问题还是记忆忧新。
    还是谈谈棋,现在的棋坛是青少年的天下,看看刚刚出炉的名人战八强,只有一个“70后”,而招商杯八强更是全“新新人类”,常昊、李昌镐这些刚刚30出头的棋手在强大的竞争下都步入中年的“调子”,而看了那个比赛的标准不仅惊醒:原来45岁以下的,还是可以看作青年来下棋的。那么,从常昊那一代31岁到这45岁之间,我们中国的棋手有哪些还在一线呢?这一想,不由更加感慨,三星杯夺冠之夜,常昊的母亲希望儿子再下20年棋,做个“皇帝”,初衷便是持续这种青春罢!
    相信常昊是可以做到的,当然也希望中国多几个曹薰铉、徐奉洙这样的“中年”,哪怕,只是做做“女流”们的磨刀石也好。

纹枰·由特别赛事想到的“中年”话题

 

(张晓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