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知名的不知名的慢性病(有一些症状长期困扰着人们)困扰着中国人,人们从最初的到处求医问药,求神打卦,到今天已经有所改变。为了那句老话:是药三分毒,西药治症状,中药治根本。潜意识中:中药的无毒论,或者说,无奈的被动接受,加之一些大大小小中医被人们传的神乎其神,于是,不知什么时候,这些人相信了神医高手大师。中药,动辄一吃就是几个月半年,有甚者一年两年的吃。悲?
药物与营养补充食品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药物是为了达到控制疾病恶化而被动采取的措施。卫生审核部门,允许其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而营养补充食品是对膳食摄入不足,或者个体差异造成的流失过多,吸收不良,消耗与补充失衡等,做出补救的措施。以起到体内营养的平衡,维持正常代谢及损伤的修补,可以是生活中常态化的一项措施。因此,不得有任何的毒副作用。即使是中药,它也离不开药字,药—个草字头,一个约,草代表着是自然生长,约代表着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也就是说,药对人体疾病有一定的帮助,但是也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可能对身体会造成伤害或毒副作用。这些毒副作用累积造成的伤害,远远要大过疾病本身的伤害!
既然如此,即使中药也不能长期服用。真正的健康不是靠吃药,吃食物,不是运动,也不是营养,和良好的睡眠,甚至乐观的心态。而是这一切在恰当的时候,有机的结合!即便如此,持续的服用两三个月,甚至半年一年的中药都是不恰当和错误的。长期服药的结果会导致器官,系统,整体之间的失衡,这种失衡会进一步发展到:神经,免疫,消化系统的紊乱。生活中有一部分人,在本来没有大病,只是机体的某些部位,某些机能衰退,或者疲劳,加上不恰当地工作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所表现出的一种或多种症状。 于是,在四处求医的过程中,一直得不到明确的诊断,经常会遇到的是:有些医生用自我感觉,移花接木的为病人定断,造成张医说胃,王医说胆,李医说盲肠,还有孙医说是肋骨疼。最后诊断结果却成了:神经病?好可怜的是:到这个时候大多数求医者精疲力尽,都认为真没病,就是神经出了毛病————
在长期的自我学习,亲身经历,以及多年调理的亚健康和病例中得出:西医(药),主要作用是-治,即通过压制神经的自我反应,或被动的使器官功能提前进入代偿期,已达到控制症状和病情,几乎起不到疗的作用(治,是控制把控的意思;疗,是疗养修复的意思);中医(药),由于多采用天然植物成分,有五味五色走五经五脏之说法,因此,中药主要功能是:在打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过程中,植物中所含的营养物质可以起到微量补充作用。同时,正因为其中所含有不确定的对人体有毒副作用的成分,并不适合长期服用;营养素是食物中已知的营养成分(对人体有益的)。如蛋白质,优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是人体每天必需均衡,足量,完整,及时摄取,为身体代谢和修补所需的原材料。营养也是三种物质中唯一可以对身体损伤,消耗做修复和补充的物质。人体的损伤消耗一旦能够得到修复和补充,症状就会逐渐消失,指标也随之慢慢平衡。因此,营养才是达致健康的最终解决方案,任何不额外增加营养的治疗,都是不彻底,不完整,和不科学的治疗。一般在疾病的早中期,尤其慢性病,单靠营养补充和饮食生活方式的改变,完全可以起到很好的康复效果!对于已经发展到中后期的患者,营养加药物--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作用。一些更为严重的疾病,在积极接受治疗的同时,足量补充营养素,加上病人康复的信心,创造奇迹也不是不可以的(奇迹,是在恰当的时候,做对足够正确的事情,而得到正确的结果)。
所以,在现代医疗技术大发展的时期,营养的补充与严格的健康管理,将是疾病康复的最重要的保障!也是未来医学发展的主流方向!
亲爱的兄弟姊妹,我愿你们凡事兴盛,身体健壮,正如你们的灵魂兴盛一样。
刘新立
2012.2.24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