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连跳是一种集体自杀
(2010-05-27 09:29:44)
标签:
富士康12连跳集体自杀杂谈 |
分类: 思维的杂文 |
昨天刚刚写完一篇博文“建议富士康采取四条措施防止第12跳”,今天凌晨网上就传来最新噩耗。来自香港媒体方面的消息称,5月26日晚11点,富士康深圳龙华厂区大润发商场前发生第12起员工跳楼事件,现场尚存血迹。死者是C2宿舍一位男性。RTHK引述新华社报道,这起坠楼身亡事件发生在26日晚11时许,已确认该员工身亡。
现在回过头来看,从第1跳到第12跳,富士康社区内正在发生一种员工集体自杀的行为,准确地说,是一种准集体自杀行为。富士康自杀的员工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年轻、进厂时间短、地位底层等。也就是说,他们是同一类型的人群。根据过往其它地方发生的集体自杀行为的特点,某些集体自杀的行为有一定的社会传染性。必须立刻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免事态进一步扩大。
2009年以来,韩国接连出现明星、企业主自杀事件,而每次有明星自杀,韩国国内都要连带掀起“自杀小高潮”,其后1个月内的自杀率会比平时高两三倍。近两年,日本通过互联网组织的集体自杀事件不断增加,死者往往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专家说,近年来在青少年中流行的网络自杀圈,在其他地方多有发生。不少自杀的青少年,都是通过网络走到一起的。工作不顺、爱情受挫、经济不独立、看不到未来,这些都是促使他们不想活的因素。今年五月四日,台州的三个90后,他们都是第二代农民工,相约自杀。他们境遇相似,也都曾怀揣梦想。而他们的青春记忆,却带着苦涩和残酷。相约自杀前,陈建正在学厨艺,阿友学美发,星子送外卖。他们的情况颇似富士康里的青年员工。
集体自杀不同于个体行为,它反映了某一类人或者动物对环境的极度不适应,或者说是反抗。因为他们无法改变环境,无法抵御环境的变化,又无法逃避现实,所以只能选择彻底的离开自己的生存环境。就此来说,富士康需要彻底检讨和审视自己,到底为什么底层员工选择了以结束生命的方式逃避富士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集体自杀有着极强的传染力。政府应当高度重视。而富士康也不必着急地辩解和开拓自己,更没有必要让员工签署什么防止自杀责任书。需要做的是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来拯救那些正在迈向死亡路上的懵懂青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