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教科书里要有假话
(2010-05-09 09:31:24)
标签:
撒谎教育教科书诚信曾子杂谈 |
分类: 思维其它散杂文 |
葛红兵的博文“谁在教中国人撒谎”引起了不少人争论,不管大家如何替语文老师抱怨,但是,我们小学语文课里充斥了假话却是不争的事实。令人悲哀的是,中国一代一代的小学生正在学校吃着精神上的毒药,而我们大人却熟视无睹。
春秋时期有一个鲁国人,曾参,是思想家和儒学家,是至圣先师孔子的门生中七十二贤之一,世称“曾子”。有一次,曾参的妻子要上街买东西,曾参的儿子也吵着要跟着去,母亲没法就骗他说:“你留在家里玩吧,等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妻子从集市上回来了,发现曾子正在磨刀准备杀猪。他妻子慌忙上前阻止说:“别把猪杀了,我只是为了哄儿子罢了!”曾参说:我们不应该欺骗小孩子啊。小孩很幼稚,处处都学父母的行为。你如果欺骗了他,就是教孩子撒谎。父母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不会再相信父母,这不利于教育孩子做诚实守信的人啊。曾参的妻子听了他的话,觉得有道理,于是就一起把猪杀了给儿子吃。
我们古代先人们都如此注重诚信,而我们现在的教育却正大光明地教育孩子学会说假话。空洞说教、刻意拔高、灌输成人化的价值观,其实早就不是某几部教材的个别问题。正如《南方日报》所说,我们的教材似乎添加了过多的美化与加工,使得学生必须遵循教育者的假想方向、道德观乃至标准答案思考,甚至于教育者不惜为了“崇高形象”而造假。对于小学语文教科书里各种编造出来的美德故事,《潇湘晨报》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些被杜撰的故事当然是出于善意的“美德”,但如果美德的教育是建立在谎话之上,又叫孩子们长大以后如何去相信美德?
小学语文教科书里“有毒”。这是语文老师郭初阳的判断。郭初阳36岁,曾在杭州外国语学校当了6年的语文教师,目前是自由研究者。在他背后,有一个民间团队——第一线教育研究小组,集合了20多位中小学语文教师。这些教师自称是小学语文的“外科医生”,他们的口号是:“要给小学语文排排毒”,“现在需要的是一场手术”。他和他的伙伴们刚刚出具了一份“化验报告”。检查样本,是目前国内广泛使用的人教版、北师大版及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这三个版本在市场上占据了约80%的份额。第一线教育研究小组历时2年,收集、分析了300多篇课文。这些课文来自2002-2009年的上述3个版本小学语文教材。他们对“有毒”的课文进行打分,从0分至-5分,同时按照“毒性”等级,以武侠世界的毒药命名,例如断肠草、软金散等。最后形成的《化验报告:中国孩子的教科书》在扉页用3号黑体字写道:“我们正在给孩子们吃错药!”
为什么我们国家如此不顾一切地要给我们的下一代乃至下几代吃错药?因为我们要突出正面教育,这个正面教育也就是我们的政治教育或者说国家教育、民族教育,我们要告诉孩子们,只有现在的国家和社会才是最好的、最伟大的,人们只有安分守己听政府的话国家才有希望。
诚信是世界公认的品德标准,也是我国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国家正在与诚信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