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激励孩子的十个好方法

(2009-08-05 13:52:52)
标签:

育儿

阿晗

儿童模特

封面宝宝

广告模特

天仙宝宝

小美女

小模特

分类: 妈妈心经

激励孩子的十个好方法

刚才参加培训,讲激励。归纳一下激励下属有两种,一种是制度性的激励,这个一般是老板用的,一种是非制度性的激励,这才是中层经理用的。然后还说有人总结了激励有101种方法。感叹之余,不由得联想起激励孩子的方法了。绞尽脑汁想了这么几个:

一、物质激励

这个是最简单最直接也是最笨的方法,不需要动什么脑筋。我就经常使这个方法,特别是去广州拍广告期间,物质激励起到了关键作用,彻底调动了小朋友的工作积极性。否则摄影师的工作没这么顺利。

但是物质激励不宜经常使用,它只能起到短期的激励的效果,但是会有一些负面效应,比如孩子会有急功近利的倾向,更厉害一些的会变得非常现实,喜欢讨价还加。我可不喜欢这样的小孩。

但是如果将物质激励和目标管理结合起来效果可能会好一些。虽然还是很功利,但是目标更清晰,考核更透明,孩子也更有成就感一些。

二、表示信任与尊重

这个应该更适合男孩子吧。我记得我弟弟五岁的时候,表哥出差去,临行前过来告别,对他说:你现在是家里唯一的男子汉了,要照顾好家庭啊。阿晗她舅舅马上挺起小胸膛,说“我知道了!”那会顿时感觉好像长大了几岁的样子。后面几天在家果然开始帮忙做事。

信任和尊重会帮助一个小孩长大。

三、适当授权及参与管理

在某些事情上,让孩子自己做决定。比如,大一点的孩子,让他独立策划一次家庭聚会或外出旅游,所有的事情让他自己一个人搞定;小一点的孩子让他自己决定房间的布置;再大一点,让他参与家庭管理,这样他会更有自主和独立意识,也会学会自我激励。

四、表扬

及时肯定成绩和进步,而不是一味批评。孩子需要表扬,就像我们工作也需要得到肯定一样的。经常得到肯定的孩子会更有自信。

五、在别人面前赞扬他

这是表扬的另外一种形式。只对他本人表扬和在外人面前表扬效果是不一样的。

我小的时候,我妈妈经常跟我说:“你看人家小孩怎样怎样,你怎样怎样”。当时我觉得特别不服气。心理还想我自己的妈妈为什么老说别人好?后来知道了这是一种手段,叫做 。但是对我好像不管用。反倒是在别人面前夸我的时候,我比较有成就感。

六、激将法

这个方法就是我妈妈经常使用的那种,挑唆我和别的孩子竞争。但是好像对我不管用。倒是对自尊心、攀比心非常强的孩子会非常管用。这个要因人而异的。如果用的不对,反而让小孩觉得父母不喜欢她,会产生挫折感。

七、绩效考核

适用于家里有两个及以上的孩子。一个孩子绩效考核也没什么意思。如果有两个孩子,可以进行绩效考核,然后排名,形成一个竞争的氛围。比如说,就同样几个指标,对两个孩子进行考核。

这个难度比较大,尤其是做成绩效管理的话,主要是一定要保证公开公正透明,否则很容易搞成形式主义。

八、减少批评

这个和表扬是相对的。中国的家长还是更擅长批评一些。如果我们不会表扬也没关系,至少你可以少批评一些把。对个别会动用武力的家长来说,那就不用武力或者是减少使用武力吗。这就和管理下属一样的,一个经常责骂下级的上级,如果下级已经习惯了他的工作方式,当上级减少批评的次数的时候,他的工作绩效会有上升的趋势。因为对他来说,少批评或者不批评就是领导表扬他的意思。

九、表示理解

有个名词叫代沟。百度的名词解释是这样的:“代沟是指子女在走向社会的过程中,背弃父母原有的观点,有了新的见解而造成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的差异。代沟通常产生于青春期。环境的影响使当代青少年很少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认为父母思想陈旧,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所以,代沟的主要责任在子女。”

其实我觉得无所谓主要责任次要责任。沟通不畅肯定是双方的问题。而父母作为有沟通能力和技巧的成年人,可能更应该承担一些责任。但不管责任在谁,但是受影响最大的一定是父母。因为孩子可以不和父母沟通,但是父母不可能不和孩子沟通。

其实这个问题处理好了,也会是对孩子的一种激励。如果你愿意并且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对帮他们考虑问题,他们反而会感激你,从而愿意和你沟通。

十、偶像的作用

每个小孩都会有自己的偶像,两三岁的小朋友也不例外。我家阿晗现在的偶像是巧虎:)一天到晚巧虎这个巧虎那个的。那我有时就经常讲“巧虎说了,不能这样要那样。”她就会听。

激励的方法有很多,我悟性一般,只能想到这样十个方法。抛砖引玉,欢迎补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