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在家过元宵节是为了给去世的老爷送灯

标签:
杂谈 |
今年的正月十五是在家里过的,我已有好几年没有在家过元宵节了。元宵节又叫“灯节”、“上元节”,是我国民间非常隆重、热闹的娱乐型盛大节日。元宵节有很多习俗的,如吃元宵、观灯、走百病、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祭门、祭户等活动。还有一个习俗就是正月十五都有送灯。
正月十五,给故去的亲人送灯的习俗据说是从明朝开始的。朱元璋当皇帝后,在元宵节这天去找他母亲的坟,但没有找到。于是他在每个坟前点了一盏灯,然后不停地磕头,哪个坟前的灯没有灭,哪个就是他母亲的坟。为了纪念朱元璋,弘扬孝道,于是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百姓们都给故去的亲人送灯。我从小就见证着送灯的过程。每年正月十五的团圆饭都在三点半前结束。团圆饭那么早结束的原因有两个:有这样一种说法,“吃完十五饭,去把庄稼活干。”意思是十五的饭一吃,意味着年也就过完了,该下地干活或是上班了。还有个原因是,吃完十五团圆饭后,要去给故去的亲人送灯。所以,记得小时侯大人们提前把锯末子、蜡烛、鞭炮、纸钱之类的祭奠品准备好,吃了团圆饭后,天一落黑就去坟地送灯,祭奠亲人。由于老爷的坟离得远,舅舅开车需要一个小时的时间,所以需要提前出门。我呢,会象个跟屁虫一样追随的,当然我从小就不害怕去坟地(因为有长辈陪同的)的。小辈份的还要为已故的亲人磕头的,我就在其中。
未完,先看电视了,待续……
2009年2月9日23:06
又上来了,继续吧。
今天姥姥、老舅、老舅妈和小小妹妹来家里一起过十五,三点半是我们和其他舅舅约好的一起出发去目的地的时间。我回来过十五的主要目的就是给老爷送灯,因为今年我计划找到合适的人成家,那么以后回来送灯的机会会很少。我从小就非常受老爷的疼爱,这份感情深深扎根于我的心里,任岁月都无法淡却。在兄弟姐妹中,唯有我和大哥最具有这个福分,其次是老弟。几年没有去送灯了,一路上我发现变化好大啊,以前的土路不见了,现在全是柏油路和砖路,我们很快就到了坟地,以前的蜡烛由街里卖的简易灯代替,鞭炮——舅舅也早就准备好带去了,磕头是避不可少的。一切程序完毕后,回来路过双榆寺(寺庙),我们又在此地燃放了两挂鞭,停留了片刻。回到肇源已经五点多了,姥姥想去广场溜达溜达,看看秧歌,我就陪她去转了一圈。看着姥姥走路累的气喘吁吁,心理很感慨。今年姥姥已经七十了,还有几个十年能活呢,我真希望自己能够折寿几年换取姥姥的长寿。想想姥姥这一生太不容易,子女都拉扯大了,自己也开始苍老。这就是很多人的人生么!!我心理祝福着她老人家,一直一直祝福下去……八月十五云遮月,
正月十五雪打灯。可今天没有下雪,非但如此,夜晚的星空是格外明亮。手机报上说今晚有月半蚀,晚上八点多开始,我在告之的最佳观看时间十点二十去看了看天上的月亮,由于没有任何准备,所以肉眼看去什么都发现不了。但是今晚的月亮是五十二年以来最大最圆的,所以我要在今晚许下自己愿望……

前一篇:今天我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