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学徒试点吸引力技术人才铁饭碗 |
分类: 白说也说 |
试点现代学徒制技术才是真正的铁饭碗
作者:白峰
24日,记者从四川省人社厅获悉,为进一步推进企业职工培训工作,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日前,省人社厅、省财政厅共同发出《关于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2015年至2017年,在全省选择5家左右大中型企业作为试点单位,每家企业选拔100人左右参加新型学徒制培训。(《成都日报》)
与四川公布相应的现代学徒制试点的还有广东、辽宁等地,他们都公布了相应的现代学徒制试点举措。这一方面说明,国家在进一步加大了学徒试点培养,为人才的竞相涌流形成健全的机制。另一方面,国家也是在经济高度发达的南方地区、相对发达的中部地区、相对落后的东北地区,统一步骤地推进试点工作,旨在通过试点,积累适合地域发展的现代学徒制教育改革经验,进而在全国各地深入推进这一教育改革。
但是,现代学徒制的试点,更应该让配套政策先行,要有科学的研判,同时要明确什么到底是徒弟们进入学习状态,技术才是真正的铁饭碗,要有让更多的人都参与其中的核心吸引力。
现代学徒试点,就是为工业4.0时代培养合格的人才,也是进一步提升我们装备制造业和国家技术水平的整体能力,实现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力的过度。
事实上,我们的一些地方和企业,技术人才相当匮乏,尤其是那些工匠们似乎都手里拿不起自己的手艺了,工匠缺乏,能工巧匠不吃香,这样在一些企业学技术比技术的人相当的少,社会氛气发生了逆转。
学徒教育,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机制不健全,也不是我们的职业教育不普及,如今我们的职业教育遍天下,职业教育从实践开始就已经实施,但进入学校的学生,一是不爱技术,也不学技术,混个眼熟就走人,进入企业能混个饭碗就行。二是职业教育是快餐式文化,学校并没有培养好人才,大部分人进入企业后,才是真正的学技术。三者是在企业也无学徒培养机制,师傅干什么自己干什么,干与不干就那么回事。
关键的关键是技术和技能对他们的吸引力不够,学习技术与不学技术,工资待遇相差不大,奖金的落差也无几,尤其是在这个社会,吃香的不是技术人才,不是技术工人,而是那些白领,或者说是公务员,因此学校出来的学生都是考公务员为一种方向,不是去企业当工人。同时老板的年薪才是吸引力,老板的年薪远远高于技术人才几十倍,甚至是几百倍。这样,技术无吸引力,技术工人不吃香,这才是真正的学徒不多,大家不学技术,不爱技术的真正原因。
当然,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里,往往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相当的吃香,或者说是蓝领们的工资待遇高,那么在企业工人更吃香,有地位,有待遇,这才是吸引力,是技术人才的真正吸引力,就会有更多的人去学技术,掌握一门独特的技术,就是一辈子的吃饭碗。
试点现代学徒制,关键先要让配套政策做引领,要有培养现代学徒的核心吸引力,在社会形成技校人才的社会核心价值观,让他们觉得学习一项技术才是铁饭碗,是终身的本领,并不是有了技术发挥不了作用,更养活不了家,这就会让更多的失去信心,学徒培养更无吸引力。
一方面,要加大对技术工人的薪酬倾斜力度,技术才是生产力,技术也是的摇钱树,掌握了一门技术的人,尤其是核心技术的人,应该是单位座上宾,让他们既有地位,也有身价,有待遇,让有技术有技能薪酬待遇成为学徒提升技术的核心吸引力。
另一方面,现代学徒的培养也离不开一个好师傅,好师傅好匠人才能培养出好徒弟,这就要对培养学徒的师傅有奖励,除了其本身的技术薪酬之外,对其培养出合格的技术人才,或者带出徒弟的师傅,从待遇上要有提升的标准,更要有一种规范,让师傅乐意带徒弟,也能带出徒弟。
再一方面,要在全社会营造学技术光荣,技术人才是我们需要的人才,技术就是铁饭碗的气氛,让人人都爱学技术,也能在学习技术中提升自己,也增强本领,让技术真正成为自己的铁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