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外语论文不作要求扯开了神奇面纱
职称外语论文不作要求是最大的实惠
作者:白峰
职称是个人的的身份,也是一个人的门面,在我们的周围,大部分从业人员,主要是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都是有职称这个身份的,尤其是教育部门,职称几乎就是其的身份,也是其重要的一种参考依据。
那么如何获得职称,职称到底好不好晋升,似乎就引出了诸多话题,现在每个人的职称晋升并非是以工作业绩来衡量,而是以你的工作年限,更重要的参考依据是你发表了多少论文,外语和计算机考试是非能通过,这些硬性指标,更是让职称评定多了诸多的不可遇见性,也更是让职称评定充满了神奇。
据报道,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要求改进乡村教师评审标准,不做外语成绩(外语教师除外)、发表论文的刚性要求,并要求各地依法依规落实乡村教师工资待遇问题。(6月9日《新京报》)
这应该是一条喜讯,也是对乡村教师的减负,更是对其职称评定的松绑,可是依然有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有人觉得,乡村教师评职称外语论文不作要求是利,有些人觉得是弊,到底利弊如何界定,似乎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但我觉得,乡村教师评职称外语论文不作要求是利大于弊,好处总是多于不好处。
当然,评定职称可以说是大多数专业技术人员的愿望,其不仅仅代表着专业技术人员自己的专业层次,而且也是社会给予其的一种待遇,包括工资,还是其他。因此,无论是老师,还是其他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对此都非常看重,也想办法要评定职称。
可是由于在职称评定过程中出现的诸如发表论文和考外语的条条框框的限制,让大多数人望职称欲穿,尤其是农村教师,其更受到各方限制,考英语和发表论文成为了一个阻挡其职称晋升的拦路虎。那么乡村老师评职称外语和论文不作要求,可以说是拔掉了职称评定过程中的拦路虎,更是给乡村教师带来了莫大的鼓舞,而且是喜讯,更是实实惠惠的福利,对此,总是利大于弊,毕竟是让人才竞相迸发的动力,也是让一切人才充分涌流的畅通无阻。
事实上,这些限制,并不是给职称评定的人带来了什么好处和实惠,或者说是提升了外语水平和其他能力,按说,考外语,也是让老师能充分去学校,可是在乡村,不是外语老师的老师学习了外语有什么用,其难道天天给学生讲外语,见人说“哈老”吗?即便是论文,发表论文是能提升个人综合知识,也是对每个人知识的整合,可是一些人为了发表论文不是自己去写论文,而是让人代替,只要掏钱什么也能办成,还有,正是论文的发表也催生了论文发表产业链,好多杂志不是看论文的质量,专业的价值,要给钱什么内容都能发,而且发表论文的价码一涨再涨,似乎这些都是掏钱,而不是提升教师能力的有效形式,更成为了一种社会拥堵。
如此而言,乡村教师评职称外语论文不作要求,是扯开了职称评定的神奇面纱,不仅仅是对乡村教师的福音和实惠,更是给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带来了希望,而且更有推广和借鉴意义,希望这样的惠民政策来得更猛烈些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