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中小学音乐教研活动记录

标签:
音乐教育 |
分类: 音乐教研记录 |



分享后王英老师也补充到,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之一说通俗点就是会听赏音乐,很多孩子喜欢听流行歌,他们觉得特好听,但是让他欣赏名家名作的经典的名曲,他们可能不会听不喜欢听,这个就需要老师在音乐教学中关注音乐要素给孩子们进行审美感知的培养,教会学生怎么样听音乐,如何赏析音乐。其次在培养孩子们的艺术表现能力方面,老师们要打破固化而陈旧的教学方式,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应具备的重要教学技能。
第二位分享的是克拉玛依市第一小学的郭子畅老师,她把在北京参加中央音乐学院国培内容交流给大家,主题为: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教学法”。培训中她指出,该音乐教育体系立足于中国音乐文化,融国际三大先进音乐教学体系(达尔克罗兹、奥尔夫、科达伊)之所长,注重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新体系教学法的核心是“新双基”,即基本音乐情感体验、基础音乐活动。新体系教学法基本特点有六条,即:“让音乐属于每一个人”的教育理念;以学生掌握系统的感性音乐经验为基本教学目标;以感性音乐活动过程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实现自主情感体验为基本教学要求;以内心音乐联觉为重要音乐能力;以音乐实践活动作为重要的教学途径。
通过郭子畅老师毫无保留的分享和互动,让老师们零距离的感受到了中央音乐学院教师团队的专业、敬业、爱业,他们十几年如一日,凝心聚力专注的做着一件事,那就是研究符合中国音乐特色的音乐教学法,郭子畅老师把中央音乐学院先进理念的音乐教学法分享给大家,在现场结合音乐引导参加培训的老师们互动,让老师们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用体态律动来体验感受音乐,让参培的老师们了解到了体态律动的三大要点是:步态、声势、队形,通过动作的迁移达到孩子听觉、视觉、触觉、动觉的提升,也就是联觉效应,以此来表现歌曲所要表达的意境和情感,最终达到音乐能力、动作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
第三位分享的老师是第七中学房新月老师,她在今年年初参加了新疆师范大学初中音乐学科的国培学习,让她这位新入职的青年教师收获满满、启示满满、感动满满。房老师给大家分享了新疆师范大学的各位教授、音乐教育领域专家及乌鲁木齐市优秀初中音乐教师们的优秀教学案例分析和实践录播,从师德修养与师德师风、专业理念与学科知识、学科育人与教学反思、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等方面内容丰富,紧扣主题,扎根初中音乐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常见的问题,非常具有实效性。
在房新月老师的交流中留给参培老师们印象最深刻的是国家二级京剧演员王戈老师,他以戏曲进校园为专题,让我们有机会从专业京剧表演者的角度去了解京剧的历史演变、风格流派以及京剧的技巧。戏曲教学也是目前我们音乐老师们的困惑,大家对于戏曲的文化底蕴并没有太多的研究,所以给学生讲起来也会干巴巴的,听了房老师的讲座让大家对京剧首先产生了兴趣,其次是有了初步系统的了解,然后就是对京剧的文化底蕴有了深深的崇敬之情,以后也会更加认真的去了解我们的国粹,努力改进我们的戏曲课堂教学。
最后分享的是第九小学梁芮语老师,她将自己参加国培计划的收获给大家进行了分享。在她的精彩分享中提到:目前随着三大音乐教学法的不断推进,许多老师的课堂已开始发生变化,大家都逐渐在努力让自己的课堂活起来,设计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和感受乐曲(歌曲)的音乐要素及风格特点。梁老师举出大量的优秀课例并请老师们上台一起互动实践,充满实效性的让大家理解掌握如何将声势律动、体态律动、随乐简笔画、互动视唱法、教具的使用巧妙地融入到我们的教学当中。其实这三大音乐教育体系(达尔克罗兹、奥尔夫、柯达伊)大家在教学中无论使用哪一个其目的就是回归到“让音乐属于每一个人”的教育理念,提升音乐素养,面向全体学生。
四位老师的交流培训结束后,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王英老师对此次培训交流进行了梳理:教和研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两条必由之路,也是相辅相成的,克拉玛依市中小学音乐名师工作室借助这次全市中小学音乐学科教研活动,组织大家在一起进行思想的碰撞、理念的交流!工作室的成员们精心准备的汇报学习资料,使得参培教师们受益匪浅。让大家深切感受到教研活动是教师进行业务切磋、相互学习、提升自我的一个有力平台。我们将继续在研讨中总结经验,从钻研到共研,从高质到高效,努力让“双减”之下的音乐课堂更有乐趣,让孩子们更喜欢我们的音乐课堂。
最后,市级音乐教研员周浩老师进行发言总结,一堂课如果用理性的方式来教授可能就会很枯燥,但是大家如果认真听了四位老师的分享,我们就应该能感受到方法是很重要的,好的教学方法代表着对学生内心的尊重,这三大音乐教育体系就是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