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浪漫-信天游》新疆五地州公开课教案-高级中学张梦婷
(2013-05-15 17:23:09)
标签:
教育文化艺术教育音乐音乐教育 |
分类: 音乐教案论文 |
《血色浪漫--信天游》
2.过程与方法:体验、感受、探究、演唱并模仿信天游歌曲,尝试着唱出信天游的腔调情韵。
3.知识与技能:掌握信天游的旋律、节奏、腔韵、方言等方面的风格特征。
教学重点:感受、体验信天游的基本特点及风格,探究人文环境对信天游音乐风格的影响。
教学难点:有感情、有韵味的演唱信天游《圪梁梁》。
学情分析:这堂课的宗旨是用电视连续剧《血色浪漫》作载体,学习陕北信天游,了解西北的音乐文化。此课是《高亢的西北风》的第二课时,在以往教学中总感觉学生对教材中的信天游兴趣不大,他们相距那种地域环境太遥远,所以很难理解大西北的音乐风格。我截取了电视连续剧《血色浪漫》中陕北信天游的相关剧情,精心挑选其中几首不同风格的信天游,使所有的同学和信天游一起同悲同喜同感悟,信天游荡气回肠的旋律就这样深深走进学生的心灵。
教学用具:多媒体、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刚才上课前,大家听到的是谁演唱的什么作品?
生:阿宝演唱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教师:大家知道阿宝擅长演唱哪里的民歌?
学生:陕北
教师:前面的课程中我们了解到了中国民歌按照体裁的不同分为三类,大家知道是哪三类吗?
学生:山歌、小调、劳动号子。
教师:那么阿宝演唱的民歌属于哪一类呢?
学生:山歌
教师:刚才同学们说到了阿宝演唱的是陕北民歌,大家知道吗其实陕北地区的山歌有一个名字,谁能告诉我?
学生:信天游
教师:今天张老师就将带大家通过一部电视剧走进信天游的世界。这部电视剧叫做《血色浪漫》。有没有同学看过这部电视剧?
学生:没有
多媒体展示课题:《血色浪漫》—信天游
多媒体:电视连续剧《血色浪漫》是一部反映人物命运变化时代变迁的片子。这里面的信天游太好听了,感动震撼了无数观众。钟跃民、秦岭在信天游的歌声中相知相恋、痛苦分离,信天游见证了他们纯真爱情。接下来这段视频就是钟跃民即将结束插队生活,和秦岭告别的场面,我们听听看,思考两个问题:
1.这首信天游旋律和节奏有什么样的特点?
节奏自由舒展、旋律高亢起伏、跌宕悠扬
2.仔细观察当地的地理环境是怎样的?
千沟万壑、山石峥嵘、黄土高原
教师:我想问一下同学们有没有去过陕西?那会说陕西话吗?电视剧《武林外传》都看过吧?(学生反应积极)陕西话的“我”怎么说?学生齐答“ηè”(四声)
教师:有人说民歌是方言的夸张。接下来带给大家的血色浪漫插曲二和三分别是羊倌杜老汉和钟跃民演唱的,请同学们比较一下有何区别?
多媒体播放(场景1):一群知青围座在放羊的杜老汉身边,边聊天边听信天游。
教师:杜老汉与钟跃民演唱的信天游有什么不同?
学生:杜老汉是野嗓子,方言俚语韵味足,由于生活环境和阅历的不同杜老汉的歌声更为沧桑,比钟跃民更真挚纯朴。
教师:他们演唱的内容都和什么有关?
学生:都和爱情、婚姻有关。
人物 |
唱腔 |
语言 |
歌词特点 |
相同点 |
杜老汉 |
真声 |
地道的方言 |
多用衬词 |
内容都与爱情和婚姻有关 |
钟跃民 |
真声 |
普通话 |
衬词较少 |
下面欣赏一首秦岭演唱的《绣荷包》,你会发现和老师演唱的风格是截然不同的,同学们找一找节奏、音调等方面和杜老汉、钟跃民演唱的有什么不同?
人物 |
曲调特征 |
钟跃民、杜老汉 |
音调高亢、节奏自由、气息悠长、空间感很强的山野之歌。 |
秦岭 |
音调委婉、节奏较规整、略具小调性质的曲调 |
学习《圪梁梁》:注意方言、甩腔和韵味。教唱的时候注意音准,适当的运用钢琴教唱。唱会之后女生站在山上,男生站在沟底男女生对唱体会信天游的独特唱腔。
1.听音乐找出重点字,朗诵歌词。
2.学生集体唱,方言、重点字同时解决。
3.再教师示范,强调方言甩腔,深入学唱圪梁梁,模仿秀。
教师:我们听了钟跃民和羊倌杜老汉演唱的两首爱情歌曲又学唱了一首和爱情有关的《圪梁梁》,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体会到一种酸楚的感觉?
学生:有
教师:信天游是西北人对生命的祭歌,对爱情的颂歌,它恒久的生命力来自广袤的黄土高原上生生不息的情与爱,民间数千首信天游中,百分之八十的歌词是表现婚姻、爱情、剪不断理还乱的男女之情,因此信天游是名副其实“爱的海洋”。大家都知道在爱情的道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上这样或那样的坎坷,有封建思想的重重阻拦和压迫,也要面对残酷的现实,但我想信天游能够真正的抒发出百姓对于自由的爱情的渴望和向往。
下面老师为大家演唱一首《赶牲灵》,听听看老师运用的方言和甩腔进一步体会信天游的风格和特点。
下面老师用钢琴弹奏下面几个旋律框架,听听看第几个符合信天游的风格特点?
5→1→2→5
下面我们以前后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如下两个问题:
1、地域、方言、人文环境对信天游的音乐风格有何影响?
2、信天游的基调为什么是苍凉、苦涩的?
多媒体总结地域、人文环境对信天游风格的影响:
歌词 |
结构单纯、直抒胸怀、比兴巧妙;内容以歌唱恋情、生活凄苦、离情别绪为多,多用叠音词和衬词。 |
曲调 |
音调高亢、节奏自由、气息悠长、空间感很强的山野之歌。 |
音调委婉、节奏较规整、略具小调性质的曲调 |
|
唱腔 |
有平腔和高腔两种类型 |
旋律 |
旋律自由舒展、旋律高亢起伏、跌宕悠扬 |
节奏 |
自由舒展 |
小结:
播放兰花花弦乐版的音乐
在当地,人们习惯于站在坡上、沟底远距离地大声呼叫或交谈、为此,常常把声音拉得很长,于是便在高低长短间形成了自由疏散的韵律,这种习惯自然会对信天游产生影响。因此信天游的曲调悠扬高亢,粗犷奔放,苍凉厚重。这种歌腔高度集中地展示了高原的自然景观、社会风貌和陕北人的精神世界。
信天游是西北人世世代代的苦难凝成的歌。生活在自然环境恶劣但又热土难离的西部,吼唱是他们惟一的抒发方式。他们需要凄凉婉转或高亢悲怆的调子来抒发情感,民歌是他们心灵的呐喊。
多媒体展示:“信天游 ,不断头,断了头,穷人就无法解忧愁”信天游是陕北劳动人民抒发感情的最好手段,是发自人民心底的呼声。
信天游,生于黄土上,长在土坡上,无奈的生活造就了陕北人如同黄土高原一样大起大落的情感抒发,同时也造就了信天游质朴而热烈的艺术特点,由于贫穷和落后,他们的生活显得那么简单,一切都那么质朴、单纯而自然,这也就造就了陕北人追求自由、真实的本性。
在兰花花的歌声中揭示信天游的实质:信天游、信天游,想要咋唱就咋唱;要想咋游就咋游,让信天游的歌声永远留在我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