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摇篮曲》—全国音乐获奖教案

(2007-05-15 12:25:02)
分类: 音乐教案论文
 摇篮曲》教学设计

 

安徽蚌埠市张公山中学  朱红梅

 

教学目标:

1、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和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摇篮曲》。

2、了解摇篮曲的音乐体裁特征。

3、引导学生以各种形式表现《摇篮曲》,培养学生表现音乐的能力。

4、通过《摇篮曲》的学习,教育学生要有爱心。

教学重点:

学唱《摇篮曲》及了解摇篮曲的音乐体裁。

教学难点:

歌曲表现

教学方法:

引导、启发、探究。

教具:

钢琴、水笔(小礼物)。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在正式上课之前,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些照片。大家能不能看出这些照片有什么共同特点呢?都是些什么照片呢?

生:略。

师:不用想,大家一眼便能看出这些都是母子照,从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妈妈的眼睛里充满了慈祥,温柔和关爱。相信在坐的同学们都和自己的妈妈拍过合影。人们常说,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母亲默默地为孩子奉献着。那么在今天的这节课的时间里,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母亲抚慰孩子的歌曲《摇篮曲》。

(设计意图:以母子照导入新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二、背景介绍

介绍《摇篮曲》创作背景及作者。(略)

三、歌曲教唱

1、学生朗读歌词;

2、欣赏范唱(点击“教唱歌曲”即《摇篮曲》词曲,播放音乐。);

3、视唱乐谱或用“啦”音模唱;

4、齐唱乐谱;

5、视唱第一段歌词;

6、视唱第二段歌词;

7、齐唱歌曲;

8、请一位学生演唱。

(教师评析略)

四、体裁特征

1、师:摇篮曲最初是母亲抚慰婴儿入睡时咏唱的歌谣,但后来发展成一种音乐体裁。通过今天学习勃拉姆斯创作的《摇篮曲》,同学们能不能总结出摇篮曲这种音乐体裁有什么特点?大家可以从速度、力度、音色等方面考虑,在表现摇篮曲的情感时,用什么样的速度,力度和音色才能使孩子更好地入睡呢?

生:略。

2、老师总结摇篮曲的音乐体裁特点。(略)

3、请同学们再次演唱勃拉姆斯的《摇篮曲》,感受音乐体裁特征。

五、歌曲表现

1、欣赏用英文演唱,以动画形式表现的勃拉姆斯《摇篮曲》。

师:同学们在欣赏过程中,会有怎样的感受和想像?大家可以用一段文字或语言、一幅图画、一首歌曲、一段舞蹈等形式表现。我们来采取比赛的方式,在各种参与形式中,选出一个最佳表现者,老师将有小礼物送给他作为奖励。希望每个同学都涌跃积极地参加,展示自己的风采。

(设计意图:通过比赛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师:爱好文学的同学,要充分发挥你的口才,你可以谈谈自己对歌曲《摇篮曲》产生的感想,可以谈谈自己的妈妈如何爱护自己,你也可以给大家背诵一些有关歌颂母亲的诗、词、句;爱好绘画的同学,请你为歌曲《摇篮曲》配上一幅画来体现你丰富的想像力;爱好唱歌的同学们,可以唱一首歌颂妈妈的歌曲来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爱好舞蹈的同学可以根据《摇篮曲》的旋律,即兴创编一小段舞蹈来展示你优美的舞姿,可以是独舞、双人舞或群舞。

(设计意图:让学生尝试用语言或文学、绘画、歌曲、舞蹈等形式表现,一方面使学生更好地体验和理解歌曲,另一方面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

师:我们除了在每种表现形式中选出一位个人最佳表现者,还要选出一个集体荣誉组。看哪一组参与展示的同学最多,表现得最好。希望每个组的同学相互沟通,交流、合作,为本组的参与者出谋划策,献出自己的聪明智慧,为本组争得荣誉。每组的同学可以共同完成一幅图画,共同创编舞蹈,希望本组的同学相互帮助,相互支持。我们比赛的不光是个人的才艺,同时还比赛集体的凝聚力以及合作精神。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行,希望大家各显风采,各尽其能。现在请同学们边欣赏、边构思、边创作。

(设计意图: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及集体荣誉感。)

2、才艺展示

(1)学生展示。(分别以语言或文字、绘画、歌曲、舞蹈等形式表现)(略)

(2)教师评析。(略)

(3)师生共同选出个人最佳表现者和小组荣誉组,教师赠送小礼物,并请同学们以最热烈的掌声献给敢于展示自己的同学。

六、拓展延伸

1、先请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摇篮曲并哼唱几句。(略)

2、欣赏印度尼西亚民歌《宝贝》。师:《宝贝》这首歌曲刻画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抚,以及对游击队胜利的期待,感情真挚、热烈,具有浓郁的印度尼西亚民歌的特色。

3、教师弹唱东北《摇篮曲》,请会唱的同学一起唱。(展示东北《摇篮曲》歌词二)

师:此曲也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深情呵护和美好期待。全曲也洋溢着对祖国繁荣强盛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反映了中国老百姓健康、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和了解其它摇篮曲,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

4、请同学们再次演唱勃拉姆斯《摇篮曲》,再次感受母爱给我们带来的温暖。

布置作业:上网搜集各国摇篮曲。

归纳总结:今天这节课通过学习勃拉姆斯《摇篮曲》,对勃拉姆斯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摇篮曲》这种音乐体裁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同学们通过学习、欣赏、以语言或文字、绘画、舞蹈等方式,具象地表现了音乐的内涵,十分精彩。

最后,让我们在舒伯特的《摇篮曲》的歌声中结束这堂课,伴着歌声,让我们带着希望与祝福,希望所有的孩子能健康、快乐的成长,祝福天下所有的母亲都平安、幸福。(播放舒伯特《摇篮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