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白鳍豚重现江湖

(2019-11-26 16:09:50)

长江芜湖至铜陵江段拍到疑似白鳍豚影像

     日前,“三寻长江女神白鳍豚”民间考察活动在长江芜湖段进行。从考察队员反馈的信息中获悉,可能有一头白鳍豚幼豚生活在芜湖黑沙洲江段。该说法一经报道后,立刻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已功能性灭绝10年的白鳍豚又重出江湖了吗? 白鳍豚灭绝10年后疑似重出江湖

    据悉,被誉为“水中的大熊猫”的白鳍豚,是我国特有的淡水鲸类,仅产于长江中下游。20 世纪80 年代白鳍豚被列为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也是世界上12种最濒危的动物之一。2007 年8 月8 日,白鳍豚被宣布功能性灭绝。

不过,5 月14 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中国绿发会)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14 日早晨,绿发会白鳍豚科考队在长江芜湖段“中华白鳍豚保护地”,目击、拍摄、记录到两头疑似白鳍豚。有科考人员也告诉媒体,他们3次发现、看到“白鳍豚”拱形越出水面并露出鳍背的情景。 

事实上,在去年10月4日,这片水域同样发现了疑似白鳍豚的踪迹。当时,由北京、安徽等地的20名志愿者组成的考察队,乘坐4艘渔船分两路寻找白鳍豚。考察队进入到芜湖市鸠江区黑沙洲洲头辅航道1000米时,2号船上的考察队员首先发现左前方两三百米处有一头长着尖嘴、全身灰白色的动物跃出水面,疑似白鳍豚。考察队立刻停船,并放下声呐探测仪,希望能够记录下白鳍豚发出的回声定位信号。可惜的是,当时没人能用相机记录下这一瞬间。科考队将这一情况上报给了中科院武汉水生所,科研人员随后对声呐探测仪的数据进行分析,但没有办法确认是白鳍豚。

专家意见: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白鳍豚功能性灭绝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白鳍豚这个曾经处于长江生态系统能量金字塔顶端、食物链末端的大型动物,已经失去了在长江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功能;另一个含义则是已经丧失自我繁衍后代的能力。也就是说,即使在野外发现零星个体,也不足为奇,不会改变其“功能性灭绝”的现状。

建议设立江豚自然保护区事实上,芜湖黑沙洲水域自然环境非常好,水深而且不通航,江面还很宽阔,非常适合豚类生存,因此江豚数量多,而且稳定。专家建议可以将这片区域建成保护区,为江豚等大型水生生物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

白鳍豚重现江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明年计划
后一篇:人活的目的?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