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罕见洞穴发光虫——小小米的探险日记

(2011-09-15 22:52:27)
标签:

3d

洞穴发光虫

3d摄像机

洞穴探险

洞穴生物

分类: 小小米的小窝

http://s16/middle/4c70f13fgad0b766dabff&690

老大们的聚首。照片中全是老大:中国洞穴探险的老大陈立新(右一);英国洞穴探险协会副理事、中英洞穴探险队队长布鲁斯(中);玩三角翼、飞伞的德国老哈德(右二);至今仍保持国内热气球最长飞行纪录的老大吴健(左二);当然还有我家的老大——小小米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4EN00SIGG.gif

 

老大:这次探洞,小小米动用了那么多老大护驾,牛!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698EN00SIGG.gif

草蜢:小小米太悠闲了,基本上~~~都是我背着她拽着她!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01EN00SIGG.gif

小小米:老哈德的房车能开到山上飞伞、探洞,太酷了!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17EN00SIGG.gif

磨米难得这么多老大聚在一起帮衬,小小米真威风。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15EN00SIGG.gif  

 

 “探险是一件勇敢而有趣的事情。星期六,我和妈妈、广西电视台的陈伯伯、吴伯伯、英国探险家布鲁斯、德国的老哈德等人,一起去武鸣的山上探洞。外面天气很热,但洞里却很凉。我在洞里看见了很多千足虫;还有一种虫,像蜘蛛丝一样挂在岩石上,如果小虫碰上了它,会被粘住,那种虫会收回去,把小虫吃掉。我们下洞用了一个多小时,上来也用了一个小时……”

 

http://s16/middle/4c70f13fgacfc1e2e16cf&690

洞穴里,老大进行3D电视拍摄,镜头当然要有小小米了

 

这是小小米的一篇探险日记。这次,我们在广西的洞穴里首次发现了罕见的发光虫。

那是5月9日,我刚从天峨县尾洞(一次天坑地缝的探洞经历,另发)探洞回来,洞里的泥土味在身上还没散尽,又接到“老大”陈立新的电话。他兴致勃勃地说:老哈德在武鸣飞伞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新的洞穴,刚好布鲁斯也回来了,带上小小米一起去吧。布鲁斯是英国洞穴探险协会副理事、中英洞穴联合探险队队长,因为探险,与小小米成了好朋友。装备平时都是随时准备着的,简单收拾一下,出发!

 

http://s5/middle/4c70f13fgacfc270c4934&690

拍摄洞内的生物

 

因为洞穴不算深,“老大”陈立新说这专门为小小米准备的,最适合孩子探的洞,哈哈,这是很好的理由。“老大”有一台松下3D摄像机,由于他在探险纪录片方面的杰出成就,这是松下公司专门给其试用的,编号为01的全球第一台,特牛!此次探洞,他依然带上了3D摄像机。

 

http://s16/middle/4c70f13fgacfc30e959cf&690

 小米也有自己的简单装备了

 

这次的洞穴不算太深,但依然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洞。我们不断钻过一处处狭小的缝隙,到了洞穴深处。一些奇异景象强烈地吸引我们,头灯照亮的地方,出现了一丝丝闪闪发亮的光影。这些是什么呢?

来到近前,发现发亮的光影是晶莹的丝线。这些丝帘很有黏性,却不是蛛丝。几根间距相同的垂直黏丝,横挂在一条横丝上,横丝上盘踞着一种棉线一般细小的透明虫子。洞穴的生物,目前还有很多物种还没有被认识的,有的物种很奇怪,带有很的神秘性。眼前这种闪闪发光的丝帘,就是这种透明蠕虫织成的。见多识广的“老大”说,这种透明虫子叫洞穴发光虫,国外有人研究过这种昆虫,属于很低等的动物,目前人们对其仍了解甚少。

 

http://s16/middle/4c70f13fgacfc2a1048df&690

洞穴里的生物

 

洞穴发光虫为什么会在黑暗中织就这些丝帘,这些丝帘又是做什么用呢?“老大”一下子也说不出所以然,之前我们探过不少洞穴,都没发现这样的物种。我们看到,横卧在丝帘上的是这些发光虫,由于很细小,不注意还看不出来。当飞虫碰着悬丝后,就会被粘住无法动弹,发光虫就会向悬挂飞虫的方向移动,然后用悬丝把飞虫拉起来吃掉。

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场景,进洞来的几个人都看呆了。

回来后查了一下资料,洞穴发光虫2008年为我国在贵州首次发现,极为罕见,以前只在国外发现过。如今我们能碰上,真是机缘巧合!

据了解,洞穴发光虫是蕈蚊的幼虫。它们是一种奇特的生物,成虫像蚊子,没有嘴,它们惟一功能就是繁衍后代,生命仅数日。这种短命的生物,类似“朝生暮死”的蜉蝣,纵然生命短暂,也要发光!

http://s8/middle/4c70f13fgacfc2b83a267&690

这一处的发光虫更多更密集了

洞穴发光虫的一只雌虫大约能产下120个卵,20天后孵化,幼虫能垂丝筑巢并在身体的后部发出暗弱的萤光,不明就里的人往往误为萤火虫。荧光诱使其他飞虫前来,垂丝就将飞虫缠住,发光虫幼虫随后将其捕食。9个月后幼虫成蛹,13天后化蛹为成虫,完成一个生命周期。发光虫的生存和繁衍需要特殊的栖息地,对温度、湿度和风力的要求都十分苛刻,如果洞中空气流动过快,就会造成垂丝相互缠绕而无法捕食。

此次,我们在广西南宁市武鸣县发现的这个洞穴,说明其条件非常适合发光虫生存。幸运的是,发光虫所在的洞穴深处,一般人没有专业的探洞装备,是很难抵达的。正是没有人为的破坏和骚扰,从而保护了洞穴发光虫的生态环境,成为它们繁衍生息的“诺亚方舟”。

 

相关链接:位于新西兰的怀托莫阿溶洞(Waitomo Glowworm Caves),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洞穴发光虫洞。这个石灰岩溶洞中生活着数量巨大的发光虫。游览者坐在小船上,由工作人员拉绳在黑暗的水洞中缓缓向前,洞顶上数以亿计的发光虫组成的蔟蔟星群,就像人间天河的奇观。新西兰对怀托莫阿溶洞的保护十分重视,严格限定每天的参观人数。

 

 
http://s7/middle/4c70f13fgacfc24889c26&690
洞穴的入口,我们就从这里进入


http://s15/middle/4c70f13fgacfc2879448e&690
空间极为窄小,“老大”侧卧着拍摄洞穴生物


http://s1/middle/4c70f13fgacfc2ef351d0&690
洞穴里大多是这样的缝隙,只容一个人钻过

http://s8/middle/4c70f13fgacfc33ed4ad7&690

奇美的钟乳石

 




http://s9/middle/4c70f13fgacfc1ffd3fb8&690

山脚的小溪流。附近的山上是飞伞的好地方,原先计划是先飞伞再探洞,因为时间不够,当天取消了飞伞

http://s14/middle/4c70f13fgacfc20f7eb1d&690

路上的风景很美。老哈德为了寻找飞行的场地,经常在南宁周边乱窜,找到了许多风景绝佳地


http://s12/middle/4c70f13fgacfc2223c3ab&690

布鲁斯和小小米在嘀咕什么,一个讲英语,一个讲中文,鸡同鸭讲,居然也能聊得很开心

http://s15/middle/4c70f13fgacfc23af575e&690

“老大”要把小小米抛起来

 

http://s14/middle/4c70f13fgacfc22ad003d&690

路上的小村庄。农忙过了,大家都很悠闲地打麻将,布鲁斯对这样的场景大感兴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晋升2段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