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地厚守望者
娄德平

十几年前著名爱情诗人(画家)王平华任中国泥河湾杏花节的形象大使时,《乡愁守望者》的诗集作者也是组委会领导成员之一。因王平华是《时代中国》杂志主编,我们认识也不少年了。我和王平华是多年的好友,并为“时代中国”杂志题写刊名,认识《乡愁守望者》的作者阳昀也是通过阅读“时代中国”杂志登载诗人一些散文和诗歌。这次阳昀托王平华主编由我来写“乡愁守望者”的“序言”,由于时间的关系,拜读诗稿也并不全面,总体来看诗人阳昀的诗歌作品我感觉有几句话想说:诗人有丰富深厚的生活基础和对家乡的感恩和特殊悟道;体现着诗人精湛熟稔的诗艺;从修辞到诗句都体现着文学功底和内修底蕴,作者的思维跳跃修辞丰厚,有着不凡的精神世界。其特点不隐喻垂直的深掘,而是时性轴线的叙事铺展。
他的诗歌演绎着他真实生活皱褶,包藏着更深邃的内涵与修养。从诗象看把有限的外形袒于世外,把无限的内涵埋于内心。就整卷作品来看作者的人文思路,有着广泛而深遂的人生阅历和实践经验与不辍的文学砺炼。
诗歌再是感觉的魔幻和空灵,也离不开脚下所踏及的土壤与生活根基;文学之根与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切合。乡愁,也是文学人性之根。阳昀的诗歌,再为乡愁文学增添一抹耀眼的光霞。他的诗歌记录着一些挣扎与戒备、豁然露出的坦诚、也承载着温馨记忆和渴望的习来;故乡的炊烟,归栏的羊群,做不完期待的梦。如《乡愁守望者》里的诗句:
“柔柔杨柳,轻轻的风/暖暖吹拂着你飘飏的青丝/梦境一般神韵飞扬/多少次/我在路口虔心地期待…… 某个星光灿烂的夜晚/在那氤氲乡间小道上/际遇朦胧诗一样的你/你的寂静明亮如星辰/若隐若现/时而恬美又时而飘逸/仿佛看到天使的微笑……”挂着泪水的乡愁,从心上来,又流到心中去。
《乡愁守望者》的诗集立意、语言、叙述等都栖居皈依这规制之中。诗歌的特质所呈现的抒情、咏志和音律等洗练的诗风,抒情呈现在他的《一年风光如风轻》和《释然》等作品中,抒情比较明显。厚重的沧桑与红尘的洗礼,作者的超脱和悟道,见证着诗人善念的初心,这一切都是生命的约定!诗人具有一双灵性的脚走出迷途成为诗人的骄傲!犹如王国维之观点:“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固有高致。”的缘故。
诗人对故乡隐隐约约的柔情始终在牵绊萦绕在心头,他觉得当现代小汽车闯进古老的城堡,与拉谷穗的马车擦肩而过的相遇,寓意着故乡的发展与变革和旷野孤寂的身影,空旷的田野,默默守望着这块古老的大地和祖祖辈辈生活的乡邻;秋林里放牧的老人,古邑城堡,依稀残留着诗人童年的记忆。傍晚归栏的羊群,急于回巢的倦鸟,都在作者的诠释和隐喻中。
诗集里的“杏花,我愿是你的春天”诗句“疏影里,嗅着你馨香吹柳笛/沐浴在无边的落红雨,拾起花瓣和荫郁/古老的杏林涌动着,花语在晨曦中凝往昔等都表现着诗人的愁思忧绪……聆听季节的柔情甜蜜/杏花安静地守望着,启迪秘密的心事/四月的云朵始终保持芬芳的味道,远方别梦依稀”。都是诗者心灵的写照。诗照亮自己,温馨着读者,孵化着广阔的爱意!
诗集里长诗《张库古商道》、《泥河湾颂》和《时间之上的开阳堡》是诗人展现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史诗,旷土尽辟,桑田满野,时飞则飞鸟入云,时潜则潜鱼从渊,不足喻其疾。多少人间惊鸿,转眼成为黄昏里无以辨认的影子。即便梦幻青青,故乡的存在已然成为一种美好。无视苦难,放大幸福,脱离原始时空,谁都免不了受到乡愁的浸侵。平生最识江湖味,听得春声忆故乡,假以自遣而暂忘其所遭,乡愁是妥善的逃世之方。故乡不啻是具体存在的处所,更是地标变坐标后心灵的归属。乡愁的本质,无非家园感缺失后,心灵深处对精神栖息地的追随,黑格尔说世界的本质是精神,故乡便是满纸烟云的精神旅行。
诗人对故乡的感念,体现在养育诗人的那方土地,情感就像绵延不断的河流奔向身体每一个角落。“泥河湾”
盆地的风土人文和丰厚的文化风貌、历练着作者特有的素养,使诗人高歌吟唱,也使文坛又多一道秀美的风景。诗者是乡愁文化守望者和传承者,他的系列诗歌给乡愁文学注入一股清流,让读者守住内心的一份恬淡与宁静,是读者之幸,文坛之耀!
2021年9月6日雨夜于北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