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孩子教育的观点向来是顺其自然,要上什么兴趣班大多是孩子外婆的意见。当初一上幼儿园小班,就听说有什么英语课,一学期要加250元钱,倒不是钱的问题,其实也不指望孩子能学点什么回来,不料最近孩子动不动就说了好些英语单词。
最早是听到孩子在饭桌上说:“我要吃‘会S’”,开头我们都很呐闷,后来才知道她是要吃鱼。前些天,老公带孩子去“来吧”(朋友常聚会的地方),晴玥就指着苹果说:“我要吃apple”,大人觉得挺欣奇,就给了她一个苹果,对着香蕉说:“我要吃banana”,随即也给了,当见到梨子不会说“pear”时,就急得直跳脚。
平时我的工作中也有接触到英文,我跟教研组的洪老师谈及此事时,洪老师便说,其实这是很好的学习机会,如果你当时在场,教孩子说梨子是“pear”的话,她便会很容易记住。后来我便仔细观察孩子平时的生活。
又一次,晴玥在洗手间见我带了个红色的发夹时说:“妈妈,黄色是yellow,那红色是什么呢?”我赶紧回答“红色是red”,晴玥高兴极了。前天,晴玥从幼儿园回来,高兴地指着老公说:“爸爸,你是boy啊!”自从她知道我和她是女孩子之后,整天指着老公说:“爸爸是男孩子,我和妈妈是女孩子,女孩子在卫生间不能被男孩子看到!”到了晚上睡觉是更高兴,用小脚踢他老爸下床:“老爸,你是boy啊,床铺是我和妈妈的!”孩子马上又问:“那女孩子怎么说呢?”我随即告诉她:“女孩子是girl”,孩子又开心地学会了一个单词。老公只打趣到:“我们家有性别歧视啊!”
在最近的生活中,孩子总会不断地问:“妈妈,汽车怎以说啊?那自行车呢?冰淇淋呢?......”还好我这菜鸟极的英文水平对付四岁的孩子还措措有余。说实在,我并不在乎孩子能学会多少个单词,起初我只认为,她可能只会说,不会写吧,结果不然,昨天她看到我的复习材料选择题中的“A、B、C、D”时,又说:“妈妈,你怎以把我的apple写在书上啊!”
回想起当初我学英语的时候,就根本没有孩子现在这般快乐,孩子现在的学习是潜移默化的“我要学”形式,我而当时是填鸭式的“要我学”形式。记得我们那时初中才开英语课,妈妈在我小学五年级时就请了家教老师教我英语,想起那枯燥无味的单词,烦极了,我背了整整一个晚上的单词,才把“one到ten”给背熟了,到听写的时候还是颠倒错。暑假家教一结束,开心得不得了,到了上初中了,早把那些单词给忘光了,还不是得重头学过,真正到了不得不学的时候,对英语的感觉就是“英国老鼠,我跟你没完!”以至于从初一到初二对英语都挺反感。
记得教初二的英语老师在上英语课语法“比较级”时,拿我和我的同桌做比喻:“比较级就是:比如LJ同学比LQL(玥妈)同学的字写得好!”有这种授课方式吗?不如干脆说:“LJ同学比LQL同学学习成绩好不就得了吗?”以至于一直对英语失去了信心。还好,我后来者居上,中考的英语成绩离满分只差不到10分,考得还不错。后来想想,初中阶段的英语一点也不难,只是没有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现在的孩子还算是幸福的,比起我们当年,父母往往教育我们“学习是任务,为将来有出息!”而我对孩子的教育观点是:“学习是快乐的!别害怕输在起跑线上!”
玥妈
留念:第14次被推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