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COBOL开发

(2007-12-19 00:34:41)
标签:

it/科技

分类: COBOL与ORACLE

    近几年,由于IBM和HITACHI等大型机力推COBOL,使COBOL在沉睡了几年以后又重新火了起来。因为本人从毕业以来,一直在做COBOL的项目,今天斗胆把毕业以来的一些经验写出来,不管对还是错拿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讨论。
    COBOL语言常用的开发方式有以下几种:
    1. PC机开发。这种开发方式比较灵活,可以与当今比较流行的语言进行对接。把数据库、及开发环境都可以集成到我们的PC机上。程序执行的LOG和文件都在PC机上指定目录。当今比较流行的语言如.net、 VB、 C++等编译生成的LIB文件,COBOL都可以直接调用。这种开发方式所使用的开发工具中首推日立推出的COBOL2002,还有一个比较低的版本COBOL85,COBOL2002的优势在于DB连接方面。当然由于COBOL85版本太老,本人无缘使用,但是曾经听过一位前辈说COBOL85不能进行DB连接,也就是说COBOL85的数据存储只能以文件的形式存储。COBOL2002可以设定断点(VB、.NET程序员应该比较熟悉),程序执行过程中可以单步调试,察看变量值。COBOL2002还可以记录测试路径的覆盖率,一些异常处理可以利用设定断点的方式跑到,所以这种开发方式可以出现路径覆盖率为100%的情况。但是这种开发形式的语法要求比较低,比如说代码中出现全角空格就能顺利通过编译,而相同的代码在大机上编译就会出错。
    2.B/S形式大机开发。程序员在PC机上开发,代码编写完成以后,通过FTP上传工具,把代码上传到大机端。利用远程登录telnet登录大机,在命令行输入编译代码。本身程序员在编写代码过程中完全占用PC机资源,不占用大机内存资源。当程序被传到大机上以后,才占用大机资源。由于大机是多用户多线程作业,所以即使代码死循环,大机也不会停掉。而是在这个线程执行一段时间以后,压到堆栈中,执行其他线程。这种大机典型的是H9000(HITACHI9000,个别人可能误以为是HP的产品)。大机上常常把目录固定,主处理和子程序往往在不同的目录下存放。程序执行过程中无法设定断点。如果想要查看程序执行过程中的变量,只能在代码中追加DISPLAY语句,在LOG中把变量值打出来。一般来说,大机的语法要求高一些,代码里除了X型变量中和注释出现全角空格外,其他地方出现空格是绝对不能编译通过的。
    3.HOST端大机开发。程序员通过个人计算机和网络和大机相连,在编写代码的过程中,占用大机资源。就是说如果你PC删除一行代码,对应大机上也要删除一行代码。编写的代码无法在PC机上进行编译,代码需要使用大机的操作系统命令进行编译和执行。代码编写操作远远没有ULTRAEDIT方便,删除、拷贝都需要系统命令。而且要进行用户登录和退出。开发担当常常用一个文本记下所有常用命令,以便开发过程使用。这种开发的典型就是IBM的S/3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HTML查缺补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