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并非空洞的闲暇

(2007-04-02 10:31:32)
分类: 人生漫议

并非空洞的闲暇  何为闲暇?如果要给闲暇下一个定义,那么,我们不妨从反面说起。在我看来,闲暇是忙碌的否定,但是,闲暇并不是无所事事,在纯粹的无所事事的状态下,人所拥有的只是一种时间的空洞。而闲暇却是包蕴着生活的可能性、而又没有客观强制性的一段美妙时光。在这里,“包蕴着生活的可能性”是十分重要的。生活的可能性有两种意味;其一是创造的可能性,其二是用欣赏的态度享受生活的可能性。那么,为什么闲暇中必须包蕴着生活的可能性呢?这是因为只有这样的时光,才是我们能够以积极的心态真正拥有的,才是有意义的时间方式,或者说生命方式。要使闲暇获得内涵和意义,就需要一种精神上的准备。这种准备不可能是有意为之的某种作为,而只能是积极生活的自然结果。只有真正热爱生活的人,才能在内心深处积累起足够的精神力量——既包括情感力量,也包括思想力量。这种精神力量不仅在你忙碌时支配你的生活,而且足以延伸到你的闲暇中去,弥漫于你所有的时光。那些思想感情越是深刻丰富的人,所拥有的闲暇也就越有价值。如果一个人历经生活的苦难,那么,他的闲暇也就很可能是生活所赋予他的最精美丰厚的盛宴。他在这盛宴中回味流逝的时光,享受生命的宁静,像是经过了疾风暴雨之后的一艘航船,终于停泊在风平浪静的港湾,他所拥有的,是一种真正的充实与美,是一种不需要证明的自足。这是最真实的闲暇。


   真实的闲暇包蕴着创造的可能性,百无聊赖、无所事事的状态却是一种死亡。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最富有创造性和最忙碌的人,反倒是能够真正拥有闲暇的人。对于这样的人,拥有闲暇才意味着一种真实的幸福。这就使我们回到开头的话题:没有自由的人,就没有闲暇。这里所说的自由,当然是精神自由。创造性越是强的人,他的精神领域也就越广阔,他拥有闲暇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一辈子著述甚多,却又能够享有大量的闲暇的缘故。


  最善于拥有和享用闲暇的人,是那些最富有智慧的人。卢梭、叔本华、海德格尔,都是些终生都在追求闲暇并真正拥有过闲暇的人。从陶渊明、泰戈尔和德富芦花的诗文中,我们可以读出闲暇来。他们不仅自己是闲暇的拥有者,更是闲暇的创造者,因为我们通过他们的作品,能够重新拥有那份原本属于他们的闲暇的境界。


  事实上,寄情于山水的中国骚人们,是最知道如何拥有闲暇的。对他们来说,闲暇正是意味着三件事:自由、欣赏、创造。拥有这三件事,就是拥有生活的真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无言的拥有,正是闲暇的妙境。


   生活中当然还有另一种人,这种人饫甘厌肥,无所事事,他们当然也拥有闲暇,但那是一种虚假的闲暇。那是大量的空白时间的延伸,是一种既不包蕴过去也不包蕴未来的苍白的时间,是一种生命的无味的空洞。这种时间空白只能使他感到生命的空虚,由于空虚,他会生出厌倦。凡是对空白时间感到厌倦的人,既不能拥有生活,也不能拥有幸福。


   无论是对古人,还是现代人,闲暇都是奢侈品。尤其在现代社会,人们在生存空间更为逼窄的情况下,繁忙已是生活的常态,闲暇就显得更为难得。有的人稍得空闲,就去寻找那种具有刺激性的娱乐,实际上最终陷入一种精神上的自我放逐。这种状态下,精神和肉体的闲暇都已被放弃。因而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现代人实际上越来越不懂得拥有闲暇的重要性了。


   现代社会的大量娱乐设施,是由主动选择开始,终于被动投入。很典型的例子是“疯狂过山车”。车子一但开动起来,你就只能在疯狂的速度中旋转了,在这种强制性的刺激中,自由消失了,欣赏的态度消失了,创造的意味也消失了,剩下的只是生命的惊诧,你的闲暇就在这生命的惊诧中毁于一旦。


  闲暇并不反对劳作。实际上,只有真正的劳作者才拥有闲暇。懒惰的人并不是闲暇的最大拥有者,毋宁说,他们倒是闲暇的毁弃者。真正的闲暇来自生活的创造。生命像一条激越地奔流的河,经过了很多崎岖不平的地带,终于流到了一个平缓的地方,于是她便悠然地、无声无息地向前流去,但她并没有忘记自己的目标,也没有改变自己的纯洁,她只是在积累力量,准备冲过另一个崎岖不平的险滩。这就是闲暇,一种真实的闲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对面的城市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