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神农行
五、再温昭君梦
7月29日当天,游览过燕子垭后,我们的车就直奔兴山县。
沿途顺着从神农架发源的香溪河下行,看着白花花的溪水在石浪中跳跳蹦蹦,沿途又汇入了其他一些溪水,水与水互相拥抱、欢唱,庆祝它们由溪变成了河。河水兴冲冲地向大山外奔去,首先进入兴山县湘坪区,便被冠以“南阳河”的美名,并滋养出一个生机勃勃的集镇——南阳镇。


南阳河流经兴山县与神农架交界的湘坪区(现名南阳镇)后,与古夫区流出的古夫河在昭君村下汇成了“香溪河”。如今神农架边缘的木鱼镇、红花镇、与兴山县的南阳镇当年都曾经是兴山县湘坪区的木鱼公社、红花大队、南阳公社。我当年曾经在湘坪区的最高学府——南阳河中学(含初中部与高中部)教书,被选为县人大代表,是我人生的一大转折点。汽车开过南阳镇,就像进入了一个桃花源,豁然开朗,沿河两岸,桔园苍翠,稻田层叠,河里鱼虾成群。下图是当年在南阳河中学照的相。

同伴知道我在这里工作过,便停车让大家短暂游览,到供销社购买土特产。我与见面的熟人畅叙别情,依依不舍。晚上6时左右到达兴山县城住宿
7月30日早晨七点钟出发去昭君村参观。1970年代,我初到兴山县工作时,昭君村所在地原名“宝坪”生产队,只有大山腰上寥寥几户人家,十分荒凉。
1980年代,兴山一中的历史教师谢源远经过周密的考证,确认王昭君的出生地应在“宝坪”村,并撰文发表在权威的上海《文汇报》上,澄清了原来传说昭君故里在秭归县或兴山县的陈家湾等说法,得到了专家的认可。从此,昭君纪念馆开始在半山腰上的宝坪村兴建,并逐年充实扩大。我在兴山一中工作期间,经常到周边乡村远足锻炼,多次进入昭君村,念念不忘晶莹透凉的楠木井水(下图为当年照片)。

离别兴山五年之后再游昭君村,面貌焕然一新,花木环绕,亭台廊舍毗连。尤其是新刻的一些石碑,都是现代书法家的妙笔,很多名人及中央领导都莅临参观。另外还有蒙古包,纪念昭君和亲带来的和平安宁,营造民族团结的良好气氛。下昭君村后又与几个同伴涉水过香溪河,领略香溪河的清凉与清香,体验当年昭君姑娘在河边洗衣濯足的感觉。


参观过昭君村后,登车继续前行。公路傍着碧绿的香溪河,向着宜昌方向疾驰,进入兴山县著名的“高岚风景区”,在孔雀岭停车,观赏高岚风景。公路边碧绿清香的香溪河十分诱人,光洁的卵石河滩由浅入深,撩起了大家的水瘾。在夏日的阳光下,有人率先进入水中洗浴,大人小孩纷纷进入水中玩耍。我这个游泳老手,冲到深水处畅游。


玩够了才重新登车向宜昌开行。车行至宜昌县境内,下起了大雨,顿时解暑。雨越下越大,进入小溪塔后便有不少路段积水过膝,宜昌市的夜明珠望州岗一带积水特深,有小车在水中熄火。到家的时间是下午16:25与出发的时间早晨06:25巧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