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七夕节”
中国农历7月初7是“七夕节”,又叫“牛郎织女鹊桥会”。“牛郎织女”是一个千古流传、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是我国四大民间爱情故事之一
。民间又称织女为“七姐”,织女被视为纺织女神。 中国古代特别注重这一节日,在这天晚上,年轻姑娘会准备针线,向天庭祈求灵感,做一些精巧的纪念品,准备送给自己的亲人。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七夕节是流行于汉文化圈诸国的传统节日。 此外,还有晒书晒衣、拜织女、拜魁星、吃巧果、结巧姑、拜“七舅妈”等庆祝活动。


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我国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确定为国家七大传统节日之一。如今,很多人将“七夕节”看作中国的“情人节”来加以庆祝。
相传在很早以前,南阳城西牛家庄有个忠厚的小伙子,父母早亡,跟着哥嫂度日,嫂子对他不好。有一年秋天,嫂子叫他去放牛,给了他九头牛,却逼他等到有了十头牛时才能回家。
牛郎赶着牛进了山,坐在树下伤心哭泣。这时,来了一位白发老人,问他为何伤心?当得知他的遭遇后对他说:“在伏牛山里有一头病牛,你去好好喂养它,等牛病好以后,你就可以赶着它回家了。牛郎翻山越岭,找到了那头病牛。他给病牛打来新鲜草料,喂了三天后,老牛竟然说话了:“我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触犯了天规被贬下凡来,摔坏了腿。我的伤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个月才能痊愈。”牛郎不畏辛苦,为老牛采花接露治伤。老牛病好后,牛郎高高兴兴赶着十头牛回了家。
回家后,嫂子对他仍旧不好,牛郎便牵着那头老牛离开了哥嫂的家。
一天,天上仙女下凡游戏,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织女,二人情投意合,织女便做了牛郎的妻子。织女养蚕,抽丝,织出又光又亮的绸缎。牛郎和织女男耕女织,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但是好景不长,王母娘娘强行把织女带回了天上。

牛郎痛不欲生。老牛告诉牛郎,在它死后,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着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话做了,穿上牛皮鞋,拉着自己的儿女,上天去找织女。眼见就要找到了,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一挥,一道波涛汹涌的天河就将牛郎和织女隔在了河两岸。他们的爱情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鹊桥,让牛郎织女走上鹊桥相会,王母娘娘只好允许两人在每年七月七日相会。
每到农历七月初七,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祈祷自己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婚姻。

“牛郎织女”的传说,也给了文人一个浪漫、神往、永恒的主题。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诗文,读这些诗文使人心潮起伏,思绪翩翩。现抄录数首,以飨读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