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下江南(一)、稳坐江山

(2019-05-20 08:37:09)

下 江 南

(一)、稳坐江山

千名老人下江南,

稳坐“江山”看江山。

昔为家国献青春,

节衣缩食拼命干。

改革开放好国策,

有吃有穿有余钱。

儿女孝敬老人游,

江山如画尽开颜。

        2008年4月10日,一百多名“下江南”的中老年游客,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宜昌港候船室。游客以车号为序,分成了三部分。我们2号车的导游是向迎春女士,在春天里,跟着导游一路“迎春”,大家顿时兴奋起来。下午六点左右,候船室外排列着夹道欢送的腰鼓队,在春雨与腰鼓的交响乐中,我们登上了“江山四号”游轮。

                      下江南(一)、稳坐江山

         在改革开放前,航行于武汉至重庆段的客轮有三个档次,最高档次便是“江”字号的轮船,如1958年3月30日,毛主席乘坐“江峡”号轮船视察过长江三峡工程坝址,1970年12月26日,毛泽东批示兴建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葛洲坝集团的前身便命名为“三三O工程指挥部”,宜昌的老百姓至今仍然习惯用“三三0”称呼葛洲坝集团的人员。其次是“民”字号的轮船,如“民生”。再其次是以“秭归”、“当阳”等命名的短途轮船,当年我多次坐过最次等的轮船,也坐过“民”字号的轮船,就是没有坐过“江”字号的轮船。这次坐上“江”字号的轮船,既宽敞,又舒心。

         下江南(一)、稳坐江山

          传说清朝乾隆皇帝过生日,众大臣都送了很多贵重礼品,唯有宰相刘罗锅(刘墉)提着一只桶,里面放了一座假山和一些生姜,作为礼物送给皇帝,众大臣大惑不解,刘罗锅自豪地说,我送的礼物是“一桶(统)江山”,皇帝听了十分高兴。乾隆皇帝对江南情有独钟,他在位时六下江南,流连忘返,留下了不少风流故事,还写下了一首恋恋不舍的诗:

“一溪春水柔,溪阁向曾修。

 月镜悬檐角,古芸披案头。

 去来三日驻,新旧五言留。

   六度南巡止,他年梦寐游。”

       我小时候吃青菜豆腐时,多次听老人讲“乾隆皇帝下江南,菠菜当成绿鹦哥”的故事,也就对青菜豆腐产生了感情。古人对于江南的赞誉在诗词中比比皆是,首先跳出来的就是:“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回顾几十年的历程,年年月月准时上班,苦活累活毫无怨言;拖儿带女,勤耕苦作,从来没有奢望过旅游。改革开放以后,儿女们都出门游过好几趟了,他们多次劝长辈想开一些,出门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看看日新月异的现代化建设。我们邻居陶大姐的儿子花了两千多元为她报了个“下江南游”,陶大姐约我们同行,我和老伴欣然答应,一同“下江南”!

          在“江山四号”上安顿好以后,天色已黄昏,看着宜昌的地标“磨基山”,这才体验到家乡的朦胧美,轮船拉响了汽笛,高兴地向宜昌说:“再——见——”

                              下江南(一)、稳坐江山
           机器低沉地哼唱,船身微微地摇晃,人人都有一种新鲜感。在小巧玲珑的客舱里,有的打牌,有的聊天,大家都结识了新伙伴。“三三0”的七、八个游客是结伴出游,他们在家时就是一群文娱活动的积极分子,在船上更是欢声笑语。云集路社区的腰鼓队也是结伴而行,他们爱唱爱跳,也是热闹非凡。

          这次出游,我特地带上了笛子和手风琴。我背上心爱的手风琴,在轮船中部的走廊上拉了起来,时而有游客随着琴声哼唱。至晚上十点,轮船熄灯就寝。

          半夜时分,轮船经过沙市,又上了一些游客。这一夜,就像睡在摇篮里,暖烘烘的客舱轻轻摇晃,歌曲《军港之夜》时不时在心中响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