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课——家长会记录
2009年1月11号,书法课上年前的最后一次课。本节课是家长会,家长和孩子一起坐在教室里,听马老师讲话。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书法课的家长会,听后受益匪浅。以下是我整理的讲话笔记,写下来留给天天以后看。也让天爸明白老师的意思,回来后也更好的帮助天天练习写字。
第一部分:书法教育的现状
马老师学习书法二十年,他认为书法是一门综合学科,但是书法在学校和社会上受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日本的书法教育强于中国。比如日本有一本杂志——《甲骨文研究》,一个月一本,很厚的A4纸,中国也有同样的一本杂志,半年一期,A4纸,只有100页。
师资力量薄弱,招生情况比美术、英语其它学科要差,这取决于家长对书法的理解度。
马老师在美术馆有2个班。
第一个班有27名学员,其中有15名学生跟老师学了四年了,有几个水平比老师都高了,虽然他们还想跟马老师学,但是老师决定不让他们跟着学了。
第二个班,也就是天天所在的班,只有7名学员。每个学生一节课20块钱,这样的班几乎不挣钱,但是馆长比较重视,说只有2名学生也要开课。
第二部分:书法课让孩子学什么
天天所在的这个班有7个孩子,普遍年龄偏小。其中一个上二年级、四个上一年级、还有2个是学前班的孩子(天天和王禹琳)。这些孩子的水平普遍不尽如人意,那么,让孩子学什么?
1.
强化比划的基本写法。老师举了如何写横这个例子。顿、行、收,虽然写起来很简单,但是写这么简单的一个比划也可以看出写字的态度。你不收笔也可以,但那样是错的。
2.
通过学书法,对孩子进行“做事要认真”的教育。
3.
养成好习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好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 )
4.
端正学习态度。不用家长操心,孩子能够自觉完成自己份内的事。许多孩子已经把每天写两行字当作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即使老师不布置作业,也会把这两行字写完。
5.
每天两行字,让孩子学会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每天十分钟就可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有了兴趣,才会有进步。班上进步最大孩子是王子和林泽祎,他们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对书法有了极大的兴趣。
第三部分:家长应该做什么
1.
多鼓励孩子。多表扬,但是也要时不时地敲打一下。孩子写字时不要坐在一边,会分散孩子的精力,字不认真,写得不好,老师自然会批评。
2.
创造好的学习氛围。老师举了一个例子,有个孩子每次交作业,本子上,纸上都有米饭粒或菜汤什么的,老师说这个孩子的写字环境就不太好。有次去孩子家,发现他们家住一个特好的四合院,一看就很有钱,但是进了门,发现几乎没有下脚的地方。
3.
注意孩子的写字姿势。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写字也是一样。脑袋抬得高,对全字的把握才会更好。有些孩子写字爱趴到纸上,老师就会问:“这墨水什么味啊?”老师这样一问,孩子脑袋就抬起来了。
4.
每天提醒孩子按时完成作业。
5.
每次书法课回家后要看孩子的作业,看老师写了什么,并问问孩子老师说了什么。
(事实求是的反映每个孩子的问题是老师应尽的职责。)
第四部分:布置假期作业,注意事项
2月22日上最后一次课,然后开始进行第二期的学习。
在上课的过程中,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口”字,然后叫每个孩子站起来,说写好这个字要注意什么问题。
天天说:“第一个竖要往里斜。”(小孩子边说边做手势,声音还挺大。)
王子说:“要注意对称。”
赵同学说:“要留上留下留左右。”
老师还说写字要均匀。马老师说:“陈信博,如果我要去你家做客,你切一个西瓜给老师吃,你会怎么切呢?”天天说:“从上往下切。”边说边拿手比划,老师说:“我知道你得从上往下切,从哪里切呢?是不是从中间切?”天天说:“是!”老师又说:“如果你去我家,我切西瓜给你吃,如果我从边上拉一刀,把小的给你,大的留给我,你愿意吗?”天天摇头,说:“不愿意。”
我没有上过书法课,但是跟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分析字的写法,觉得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通过写好一个字,的确可以锻炼孩子的观察能力。老师说,要重点培养这种观察能力,练好基本功,培养好的学习态度。
***************************************************
班上7个孩子,天天应该是进步最小的,但是我已经很知足了。我趁机把天天的情况也总结一下。
一、从不会写字到爱上写字,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最近两个月,每天7点钟,会准时拿出作业本,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从不往后推。
二、每次都高高兴兴地去上课。回家后经常自己写一些字。也学会了观察。那天对我说:“妈妈,我觉得我名字中的博这个字,结构还挺漂亮的。”还有一次对我说:“妈妈,我会写刘旭东的名字了。”
三、会写字让他有了自信。
四、不足之处:虽然老师每次都写字头,但是他观察的力度不够,每次写字的速度都很快,并以此为骄傲。老师要求十五分钟写完,他两三分钟就写完了。而且日期不好好写,跟画画似的,上次交作业受到了老师的批评,老师说以后日期也算分了,现在他对待日期才稍微慎重起来。
五、老师对天天一直是鼓励为主,目的在于培养他的兴趣。但是我知道是因为他年龄小的缘故。等到下个学期,或者等到天天上一年级后,老师对他的要求会更加严格,我期待那一天的到来,也希望天天能够严格要求自己。
小花絮:
那次在陶然亭公园,看到一个孩子拿着大毛笔蘸着水在地上写字,飘飘姐说这个孩子字写得不错。天天说:“咳呀,我和嘉珑姐姐写得比她好!”他总是过高的估量自己的水平,把自己提到和姐姐一样好的高度,我既佩服他的勇气,又羞于他的不自知。
还有一次,天天欣赏着自己刚写完的字,高兴地说:“以后我写字,一定会比我爸我妈写得好!”
前几天天天给妈妈看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陈信博/田月”两个名字,还画了一个娃娃头,天天说:“妈妈,我给你看个笑话啊!陈信博、田月——清蒸小朋友。”昨晚又来了个笑话,“丰羊、田月——清蒸小朋友。”我有点懵,这有什么好笑的啊!但人家每天都乐此不疲的讲这个笑话,并觉得超级好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