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信息化开启千亿市场空间

(2014-04-04 08:08:17)
标签:

教育

分类: 事业

     教育信息化开启千亿市场空间
1.
教育进入信息化时代

1.1.信息技术成为教育的重要载体

21世纪,信息技术的普及使教育迈入了全新的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开始成为教学与学习的重要工具,从初期的投影仪、电脑教室逐渐发展至互动课堂、在线教育。信息技术日益融入教与学的过程,开始引发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

教育信息化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的特点。这些强大的功能可以帮助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提高管理沟通效率,显著的促进素质教育的进程。

                            http://mmbiz.qpic.cn/mmbiz/sl8bGdd8BgbETFIcwobbpXvgiaBh2kZJnxZrsk1bothGgB0bUd7D0mTG9M1dRTic1yoqMeTicAIN6jaFkRqsNBvjg/0

1.2.教育信息化意义重大

1.2.1.提升学习效果

教育信息化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提升学习效果。美国缅因州国家训练实验室的研究结果显示,在传统教育体系下照本宣科的听讲方式下,学生的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仅为5%,学习效果较差。而通过视听、演示、讨论等体验式的学习,给学生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更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越来越多的教师选择通过多媒体演示的方式教学,例如在语文课《三国演义》教学中播放电视剧情节,在物理课《天体运动》中插入太阳系运动轨迹动画,这种教学方式给予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增加其对知识的理解。此外,一些学校开始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自主搜集资料、讨论和分享,这种通过计算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方式进一步提升了学习效果。

http://mmbiz.qpic.cn/mmbiz/sl8bGdd8BgbETFIcwobbpXvgiaBh2kZJnNPJ2bXqV2WvPfBMlbibzKFoWNk4TSJFbkcnyicunzCCFZbevt5jg1sibw/0

1.2.2.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公

我国城乡之间、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教育资源存在分配不公的问题。北大副教授刘云杉的统计数据显示,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北大农村学子的比例约为三成,2000年以后仅为一成左右,折射出我国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学子所接受的教育质量。

http://mmbiz.qpic.cn/mmbiz/sl8bGdd8BgbETFIcwobbpXvgiaBh2kZJnq8UNeEP06aWyiaibsV61sIufnNRicUjq2PJZNicIeL522WGxRN7lOJNbOA/0

信息技术网络化、开放性的特点有助于改善落后地区的教学和学习环境。通过推进农村学校宽带网络、数字教育资源、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可以让农村学子也接触到优质教育资源,这也是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农村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国家“教育云”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因。

1.2.3.提高管理沟通效率

教育信息化为校园管理、家校沟通等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例如,教务管理软件化以后,学籍管理、成绩管理、档案管理等都能实现自动归类和统计;校园一卡通实施后,学生可以在图书馆借阅、食堂消费、宿舍门禁;校园网络化以后,教师电子备课可以实时传输,及时通过互动平台与家长交流。总而言之,信息技术正在渗透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无形中改变学生生活。

http://mmbiz.qpic.cn/mmbiz/sl8bGdd8BgbETFIcwobbpXvgiaBh2kZJnic9ysGx4tfcBRP1vx9AwbNQUESKwlAv0Ecr6qicnCtJY86KTAANyxGCA/0

http://mmbiz.qpic.cn/mmbiz/sl8bGdd8BgbETFIcwobbpXvgiaBh2kZJnpWEFOTG2jm4LInDC6CEbBuegAKsTCSvLs5JoaRaBYzr00V2fM2CcWg/0

2.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径

教育信息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计算机辅助教学阶段、计算机辅助学习阶段、信息技术和课程融合阶段。每个阶段信息化的侧重点各有不同:计算机辅助教学和辅助学习阶段,主要强调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主动参与学习;信息技术和课程的融合阶段则重视利用信息技术营造理想的学习环境。

http://mmbiz.qpic.cn/mmbiz/sl8bGdd8BgbETFIcwobbpXvgiaBh2kZJn8HZxtURHJbN5HXaLEXyO4dPaa1BtmQbbKq22IO5Ka8jNGlrYBtDv8A/0

2.1.计算机辅助教学阶段

计算机辅助教学阶段(CAI):为教师服务,信息技术是一种教学、科研或管理工具。在教育信息化发展初期,学校采购的主要是台式机、投影仪、电子白板等简单的基础硬件设备,利用信息技术的快速运算、图形动画和仿真等功能,代替传统的挂图、小黑板、幻灯片等工具辅助教学,一般以演示的形式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尤其在某些抽象的知识点上,将虚拟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或者形成交互式的三维图像画面,给学生带来真实的体验,激发学习兴趣。

http://mmbiz.qpic.cn/mmbiz/sl8bGdd8BgbETFIcwobbpXvgiaBh2kZJn5lhRB9lr2xYPDoaZyujED8cCZbGJBsndkGxDHY6wwMibShwVotFzeiaQ/0在计算机辅助教学阶段,学校和教师开始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管理,包括学校行政管理、教学资源管理和教学流程管理等,不但大幅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利于教学过程的实施,还能及时准确的反映学校各项工作的实时状态。目前,我国发达地区的学校已经根据需求自主建立或外部购买系统,子系统之间一般相互独立,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管理需求的多样化,构建一体化的教学管理平台已经成为趋势。

http://mmbiz.qpic.cn/mmbiz/sl8bGdd8BgbETFIcwobbpXvgiaBh2kZJn8OxibL5doqYpWz3uPkYqK36YDYhtGqLXnwfib0USgtJicOPS39YiagKyRA/0

2.2.计算机辅助学习阶段

计算机辅助学习阶段(CAL):强调学生通过信息技术主动参与学习。随着基础硬件设施的普及,校园网和网络课堂开始建立起来,这个阶段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逐步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学校更加关注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使用情况,鼓励学生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发展基于资源的学习,例如利用计算机搜集资料,辅助自学、讨论答疑等,以便构建出探索性的学习情境,即不仅用计算机辅助教师的教,更强调用计算机辅助学生主动学习。

互联互通和升级软硬件设施是这一阶段的投资重点。在这一阶段,学校开始完善校园网络环境,配备升级型的硬件产品,如平板电脑、交互式电子白板等,逐渐普及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教育资源中心,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各种教学应用,为学生创造一个主动学习的校园环境。

http://mmbiz.qpic.cn/mmbiz/sl8bGdd8BgbETFIcwobbpXvgiaBh2kZJnnldQcphqade6ickscAf9DCAONGCvkq3iaxQ2OpItOe3Jp9e9uNlNFLVQ/0

2.3.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阶段

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阶段(IITC):信息技术全面应用于教与学的过程,营造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的开放型学习环境。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来看,信息技术不仅可以辅助教或辅助学,还将助力创建一个充分开放的、理想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充分、便捷地获取和利用教育资源,甚至可以遍访名师,自主选择专业和制定学习方案。届时,线上和线下的教育开始融合;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也将发生变化,进而引起教育的全面变革,包括教育机构的重组和教育资源的重新分配。

学校:知识传播功能被弱化,知识鉴别功能逐渐增强,极端情况下可能成为以鉴别知识水平为目的的考试和证书发放机构。

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即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指导、计划、组织和协调,注重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知识的能力。

学生:知识来源不再局限于学校和家庭,从传统的被动地接受、理解和掌握知识转变为主动地获取、处理和运用知识。

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阶段(IITC阶段),将自发形成一个无形的智慧学习生态,这是一个泛在的、普适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教育资源进行学习,届时在线教育也将得到极大的发展。

http://mmbiz.qpic.cn/mmbiz/sl8bGdd8BgbETFIcwobbpXvgiaBh2kZJnh0qm3Qde2E2AVCVgrGFAbUl4F7wj80prBuUicjnKzatpYNBiat5YZLAA/0

2.3.1.智慧学习空间

从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角度而言,教育信息化的终极目标是构建智慧学习空间。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将通过IT投资,将教育信息化的“云、管、端”全面打通,为学生创造包括智慧教育云、智慧校园、智慧教室、智慧终端在内的多层级智慧学习空间。教师、学生和家长可通过网络实时接入“教育云”平台,共享资源和充分沟通,每位师生都可成为教育的贡献者与受惠者。同时,一体化的信息系统还利于数据的积累,通过数据挖掘与智能决策,记录学生的学习路径,为其打造个性化的学习方案。

http://mmbiz.qpic.cn/mmbiz/sl8bGdd8BgbETFIcwobbpXvgiaBh2kZJnj3TNicqdqkStmETPXNYV5jjJPNY0krhSpKxzYAvzOG4yLpzcCVSTSIQ/0

首先,建立起以“教育云”为核心的顶层平台,将优秀的课程、习题、资料等汇集到一起,“教育云”平台的综合服务包括PaaS(平台服务)、SaaS(教育应用软件服务)等,其中PaaS提供教育云集成管理平台,SaaS提供各种软件应用服务,如远程教学系统、电子书包系统等。

其次,打通“云”到“端”之间的大容量智能化信息管道,包括教育网的改造、带宽网络的升级、无线/3G/4G的普及,畅通的信息管道无疑将全面改善各地区、各校园间的互联互通,为共享教育资源、开放学习环境打下基础。

最后,深化学校、家庭的终端设施,在原有投资的基础上加大对PC终端、PAD终端、监控终端等智能终端的投资力度,建立起班班通教室、即时通信会议室等,实现多终端互联的一致体验。

http://mmbiz.qpic.cn/mmbiz/sl8bGdd8BgbETFIcwobbpXvgiaBh2kZJnB0BMrdbRibmlaicVQFxaG022S7BicJib4kKyvIZ3iaCGeHt1Gic7FJ4dWvKA/0

2.3.2.智慧学习生态

从学生角度而言,信息化的终极目标是达到“泛在学习”的智慧学习生态。泛在学习(UbiquitousLearning)是指无时无刻的沟通、无处不在的学习,即一种4AAnytimeAnywhereAnybodyAnyway)学习状态。在泛在学习环境中,学生根据各自的需要在多样的空间、以多样的方式进行学习,即所有的实际空间都可以成为学习的空间,知识的获得、储存、编辑、表现、传授、创造等不再依赖于教师和校园,线下和线上、校内和校外将完全打通,实现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

“泛在学习”阶段,K12在线教育市场将井喷。我们在上一篇报告《互联网开创教育发展新纪元》中,提出我国线上K12课外辅导的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原因在于网络环境尚未完善和家长对在线教育存在戒心。在“泛在学习”的智慧学习生态形成后,所有学习空间将被打通,学校和家长对在线教育的态度更加开放,K12阶段的在线教育市场将井喷。考虑到我国K12阶段的学生数量庞大,线下向线上转化的空间将十分可观。

http://mmbiz.qpic.cn/mmbiz/sl8bGdd8BgbETFIcwobbpXvgiaBh2kZJnhGIppPp69AK3AVkictMdicTgxCG2O0BPibIibpmicO5sF4juUpYbDXgZib8A/0

3.国外教育信息化的成功案例

基于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重大影响,许多发达国家都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将其作为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推动力,呈现出“国家重视、政府推动”的特征,如美国的“教育技术规划”、澳大利亚的“数字教育革命”、韩国的“智能教育推进战略”、日本的“未来校园推进事业”等。

3.1.美国:对教育系统进行整体性变革

20103月,美国教育部教育技术办公室发布了《2010教育技术规划草案》,规划充分吸收和借鉴了学习科学与信息技术的新成果,明确提出要借助于最前沿的信息技术对公立教育系统进行整体性变革。

例如,美国教育科技公司尼尔珀得设计的教师数字平台Nearpod能够让教师设计互动式课程,并让学生在平板电脑上使用这些课程,在短短18个月内,已积累了25万名使用者(201311月数据)。Nearpod是一种以幻灯片为基础的多媒体应用程序,内置多种教材资源,教师们可以通过预先建立的包含整个课程的文本、图像和视频的模板创建课程,并通过网络与学生分享。然后,学生们使用学生版的应用程序观看课程,教师则使用老师版本的应用程序来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同时,Nearpod还拥有评价功能,为教师和学生之间创建一架互动的桥梁。结果显示,这种新型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可以更快地掌握知识。

http://mmbiz.qpic.cn/mmbiz/sl8bGdd8BgbETFIcwobbpXvgiaBh2kZJnqtefhKOXDl9A0WjLDqN1nCGCicoxATyN4JlhdFz2018sR4E7S0CEGdQ/0

3.2.新加坡:大规模使用电子书包

2010年,由新加坡教育部、国家电脑局和两家科技公司耗资200万新加坡币合作开发的一款电子书包开始在中小学校园大规模使用。这是一个加载了多种教育资源的智能终端,可以贯穿于上课、作业、辅导、评测等各个学习环节,还能连上互联网下载、更新教育资源,成为学生的学习助手。

http://mmbiz.qpic.cn/mmbiz/sl8bGdd8BgbETFIcwobbpXvgiaBh2kZJnYHLxz5axOq2Vx8rbicFEEAnGKXIsj0HjM6zj0Cic2l2EKicRF0m3uJupg/0

3.3.韩国:全面数字化教科书

2011年,韩国颁布了智能教育推进战略,明确规划,从2012年起,韩国开始将小学国语,数学,英语等教科书上传到网上,并计划2014年在小学和初中、2015年在高中全面推广数字教科书。届时,师生可以随时随地下载教科书,并可以根据需求选择能够高效教学与学习的教科书。

http://mmbiz.qpic.cn/mmbiz/sl8bGdd8BgbETFIcwobbpXvgiaBh2kZJnwA6FicViafckogYUt7TQ14dERWbu1ujx4cFFtaczQgRQay8bQNr5znRQ/0

4.教育信息化:千亿市场空间

4.1.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平衡

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一,教育应用滞后,虽然部分学校已经建立起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教学资源中心等硬件环境,但是相关的教育应用数量很少,信息孤岛问题有待解决;二,优质教育资源匮乏,资源共享机制较差,导致大量的优质课件、资源和素材分散在各个学校的教师手中,造成极大浪费;三,教育信息化人才缺失,教师的应用培训仍停留在演示型的课件制作上,或是机械地套用国外的某种课程设计模式,没有真正把信息技术融入教与学过程中。

4.2.教育信息化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在教育上,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

http://mmbiz.qpic.cn/mmbiz/sl8bGdd8BgbETFIcwobbpXvgiaBh2kZJnIktuZJ7KmO9BRdb6bbvXI2HdutGqSLKVVCUib5oJiayozia9S7bCujpeQ/0

http://mmbiz.qpic.cn/mmbiz/sl8bGdd8BgbETFIcwobbpXvgiaBh2kZJnkZXFqP5uKfPa3aph84eCKeIO4szwjZlkB4qA6mQhBSQiczsLV7ibxR8w/0

教育信息化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作为民生的着力点,是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中重要的一环。智慧城市已经成为各地方政府“十二五”时期的重要抓手,在全国范围内呈燎原之势。我们预计,中国城镇化未来10年建设的总投资将超过40万亿元,与智慧城市相关的投资有望达到2万亿元,教育信息化建设将直接受益于智慧城市的大规模建设。

http://mmbiz.qpic.cn/mmbiz/sl8bGdd8BgbETFIcwobbpXvgiaBh2kZJnJBLg0QUezAqCIwdqqukUFaicyJHaLgEsb0we2ib0LjWrYThm8RmFndicQ/0

4.3.三通两平台是当期建设重点

从建设规划来看,《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实施“中国数字教育2020”行动计划,在优质资源共享、学校信息化、教育管理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与信息化基础能力等五个方面取得实质性重要进展。

http://mmbiz.qpic.cn/mmbiz/sl8bGdd8BgbETFIcwobbpXvgiaBh2kZJnTQrbzqHm1w9FictvV7r7SVbqX4oic82ggyN0XS36YCht6tkdXM202qZQ/0

“三通两平台”是现阶段教育信息化的建设重点。20129月,教育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在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三通两平台”,即宽带网络校校通、数字资源班班通、学习空间人人通,教学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2014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明确提出,推广“中心学校带教学点”的教学组织模式,形成“一校带多点”“一校带多校”的模式,探索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三通两平台建设将是解决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问题的重要手段。

http://mmbiz.qpic.cn/mmbiz/sl8bGdd8BgbETFIcwobbpXvgiaBh2kZJncok9kCaqDHeWu6vmZDhmw1DutHAs1qwiczMrarIuWvshFxKfMow07Ug/0

“三通两平台”可以显著提高教育系统的信息化水平,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因此成为当前阶段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三通”之间相互关联,其中,“校校通”是基础,班班通是近期工作的一个关键,两者合力实现智慧学习空间;而打造面向教师、学生和家长的“人人通”则是真正要实现的目标。三通两平台初步建设完毕后,各种学校级和区县级的教育应用才能大规模推广,构建真正开放、智能的智慧学习生态

http://mmbiz.qpic.cn/mmbiz/sl8bGdd8BgbETFIcwobbpXvgiaBh2kZJnqgqF8SCMl6R5vQhjhpyhxwjDlymq0t2Z6OdDcqyu4KtnJbDY0N5qHA/0

20141月,中国电信与教育部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今后三年中国电信和教育部将在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教育管理信息化和数字教育资源服务、教育信息化教师与专业队伍培训等领域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重点支持中西部10-15万所中小学的宽带网络接入和已实现宽带接入的8-10万所中小学校园无线网络建设,并对这些学校的日常网络使用费给予特殊优惠。与此同时,各地区也陆续开始采购班班通和两平台系列产品,“三通两平台”的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中。

4.4.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空间广阔

我国各级各类的教育机构数量众多,从学前教育至高等教育共计49.5万所学校,覆盖2.61

亿个学生和家庭。

http://mmbiz.qpic.cn/mmbiz/sl8bGdd8BgbETFIcwobbpXvgiaBh2kZJnXcQMrLYz892ic2BKkVzK82m8vw6SJhf9QP8XYE2SOPFMuQJH9H58HcQ/0

http://mmbiz.qpic.cn/mmbiz/sl8bGdd8BgbETFIcwobbpXvgiaBh2kZJnBicvC5ibmxibGTKicv2TKVevic3tay6hGC1aXib2icBJ9g0KVj4baCCd7YUDw/0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过去十年,我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稳步提升,从2005年的2.8%上升到2012年的4.3%2012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达到27,659亿元,同比增长16.0%;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22,236亿元,同比增长19.6%,充分表明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正在不断提升。

http://mmbiz.qpic.cn/mmbiz/sl8bGdd8BgbETFIcwobbpXvgiaBh2kZJnpkCYFEtv8icUe3wwWI72dQP043kqH5XtibrLY4u2BGm52ehYN4uqu9Lw/0

教育信息化激发千亿市场空间。20116月,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各级政府在教育经费中按不低于8%的比例列支教育信息化经费。按照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22,236亿元的规模测算,教育信息化列支经费可达1,779亿元。目前,国家相关部门正在积极探索建立教育经费购买数字教育资源和信息化服务的长效机制。我们根据世界银行、财政部和国研中心联合发布的《China2030》中的GDP预测数据,以及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历史数据为基础,预计2017年我国教育信息化市场规模将达到3,546亿元。

http://mmbiz.qpic.cn/mmbiz/sl8bGdd8BgbETFIcwobbpXvgiaBh2kZJnOD9z5GWfzvMSem0UH2dLgVlEiaZPQgib1dBuzScfdmiaETqRWZ6LPvGMA/0

5.教育信息化产业链梳理

随着信息化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未来将带动网络基础设施、教育云平台、教育资源和应用产品的全面发展,在此过程中,电信运营商、技术提供商、内容提供商都将扮演重要角色,迎来重大机遇。

http://mmbiz.qpic.cn/mmbiz/sl8bGdd8BgbETFIcwobbpXvgiaBh2kZJnQyI5M88HFg2ft1xiaL1OIpRdZ2L867LFo8wmbn3QwsStJyj3ejHm32w/0

5.1.电信运营商

在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电信运营商将继续承担构建网络环境的工作,单是三通两平台中的“宽带校校通”就给电信运营商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此外,电信运营商手中掌握着大量的终端用户,在推广智能手机教育应用类产品上具备先天的优势,可以与第三方厂商合作提供教育类应用。

以家校互动产品为例,电信运营商通过与系统开发商合作分成的模式为学校和家长提供家校互动服务,运营商负责提供品牌支撑、基础设施投入、通信网络、收费结算等支持,典型的产品如中移动的“校讯通”、中国电信的“家校通”等。目前,运营商正在扩大教育产品的服务范围,尝试新的业务模式,这也为相关的系统开发商和技术提供商提供了机会。

http://mmbiz.qpic.cn/mmbiz/sl8bGdd8BgbETFIcwobbpXvgiaBh2kZJnicnx5dUD5hKW43n1XPEH0JBYQmTn26iaibibxFw14CLZ7vlQibfRNqJNIcA/0

5.2.技术提供商

按照产品类型划分,技术提供商主要分为教育平台提供商和教育应用提供商。其中教育平台提供商主要为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提供服务,按照客户需求定制教育资源平台、教育管理平台等平台类产品,如天喻信息的“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科大讯飞的“区域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等。教育应用提供商则为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学生和家长提供各类软、硬件教育产品,如立思辰的“智慧教室”、科大讯飞的“畅言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系统”、方直科技的“金太阳课件制作软件”等。

教育平台提供商。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建立互联互通、一体化的平台将是教育信息化的工作重点,不但可以解决信息孤岛问题,还能在平台上开放接口,加载多种功能模块,为接入各类特色的教育应用打下基础。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已经明确提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是"十二五"期间的建设重点。以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国家教育云)为例,该平台由天喻信息提供技术支持,教育资源涵盖了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课件、课堂实录、难点解析等在内的、从小学到高中的各门学科,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为目的。教师可以通过这些资源进行备课、授课,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而学生可以通过在线答疑等向名师提出学习中遇到的难题,或观看名师课程,提升自学能力。

http://mmbiz.qpic.cn/mmbiz/sl8bGdd8BgbETFIcwobbpXvgiaBh2kZJnibgKW1HgMMucHbIM3FaPIlRIHDYiarHEJgtgxMV8Swz2XuvBQSEYmMjg/0

教育应用提供商。长期来看,随着网络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教育平台的建立,各类教育应用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迎来发展的春天。我们认为,教育应用的内涵广阔,包括各类教育的软、硬件产品,既可以是教育内容的电子化,也可以是搭载内容和应用的定制终端,甚至可以是辅助性的教学应用工具,如电子书包、班班通系统、教学设计系统等,可拓展空间巨大。

以科大讯飞的“畅言智慧课堂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系统”为例,该系统可以与所有电子白板等班班通设备的有效兼容,是一款集教材有声化、交互式课件制作、互动教学智能化、同步资源快速调用、教学统计监管等功能为一体的基于电子课本、并面向全学科的课堂教学软件,可以有效解决日常教学中标准语言环境缺乏、师生互动不充分、资源调用不直观、备课与教学分离、薄弱地区教师缺少专业引领等问题,该系统已经在安徽、新疆等省市大规模推广,得到广泛好评。

http://mmbiz.qpic.cn/mmbiz/sl8bGdd8BgbETFIcwobbpXvgiaBh2kZJnLHBZLw03kDN7UTUXgw3CxOPLqvgDdqQSGWwKnMib91YjIzicr1P42VUA/0

5.3.内容提供商

教育是一种知识的传递,其核心在于内容,即教育资源,毫无疑问教育内容提供商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们最看好能提供丰富的、高附加值教育内容的企业,这类企业一般在线下是有一定资源或经验积累的,他们或独立开发,或与技术提供商合作,将优质教育资源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以区别于传统教材的形式展现出来,如学习视频、APP、电子书包等。

以学而思为例,201312月底,学而思在北京发布学而思培优ICS3.0体验式教学反馈系统,并引入PAD教学。该系统以学而思培优的优质教学资源为基础,结合平板电脑的

技术,可实现体验式课堂、大数据分析、实时跟踪反馈、海量题库、碎片化时间整合式学习等功能。对于学而思来说,该系统可以将其领先的理科教学资源引入信息化教学中,使理科中大量抽象的平面图形、立体图形、实验内容等现实化,便于学生直观的理解,有助于保持学而思在理科教学上的优势。

http://mmbiz.qpic.cn/mmbiz/sl8bGdd8BgbETFIcwobbpXvgiaBh2kZJnSkCHib9Kgt7vibNQwYicLp0TUFhMfEftr8GDI15Z6EwQ4dX1ohFiaBzFHA/0

 http://mmbiz.qpic.cn/mmbiz/sl8bGdd8BgbETFIcwobbpXvgiaBh2kZJnBFicY8HbCbEQAeXtYahCiaiaLDJ40qBuDIv1Ft5b5VfeCHP7kTlkcTEog/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