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正念与管理者或催化师的启示

(2012-12-02 21:12:57)
标签:

条件

师傅

只有

不做

目的性

分类: 心智

感想:管理者或是催化师,需要心有正念,要有意识地觉察环境的变化,能够立足当下,重视发掘员工或学员的积极性

正念是以一种特定的方式来觉察,即

  • 有意识地觉察(On Purpose)
  • 活在当下(In the Present Moment)
  • 不做判断(Nonjudgementally)”。

首先,正念意味着“有意识地觉察”。有时我们把“正念”(Mindfulness)和“觉察”(Awareness)这两个词当作通用的。这并不是什么好习惯。我也许觉察到自己有些急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在有意识地觉察急躁。

为了保持正念,我需要有意地觉察自己,而不是隐隐约约习惯性地觉察自己。例如,知道我们在吃东西,并不等于我们在吃的时候念念分明。

让我们以吃为例子进一步探讨这个问题。若在吃时保持正念,我们将主动感觉吃的过程,并留意吃的感受以及我们的反应。我们还会注意到自己是否正在专心吃饭,一旦发现自己走神了,就有意识地把注意力带回到吃的过程。

若没有保持正念,表面上我们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但也许我们同时在思考一百零一件无关的事情,也许还在看电视、谈话或阅读——甚至同时在做这三件事情!这样,我们并没有在用心吃东西。我们也许只是隐约地感觉到身体,而对心念和情感知之甚少。

当我们对心念只有模糊的感觉,它们就会随意攀缘,不会主动将注意力带回到吃的过程。它们没有目的性。而目的性是正念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若我们致力于体会当下,无论是呼吸、某种情感或就像吃这样简单的行为,我们就在积极地培育心。

如果让心任意攀缘,各种心念都可能生起,包括那些反映恼怒、贪爱、忧愁、报复、自怜等非善巧心态的心念。若放任这样的心念,我们将强化相应的情感,并给自己带来痛苦。

当我们有目的地将意识脱离这些心念而带往某个“停泊点”时,我们将削弱它们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力,并为培育平静和愉悦的心境创造了条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