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文推荐--企业大学建设的四个核心问题!
(2011-08-12 15:27:35)
标签:
同仁宋体用友大学业务策略能力素质模型教育 |
分类: 事业 |
一、内训师队伍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1、 课程:好课程会降低对培训师的授课要求,也会吸引更多的人来讲,所以,企业大学一定要开发好的课程,以增强自己的核心价值;
2、 业务水平:内训师一定是业务骨干和专家,甚至要把公司最顶级的专家挖过来作为专职讲师。当时用友大学刚筹建阶段,公司给扶植政策,凡事愿意加盟用友大学的且被录取的,薪资上浮10%;
3、 培养:优先培养内部讲师,给他们学习外部好课程的机会,TTT训,每周的拆课,都是对讲师最大的培养;
4、 制度:公司有干部与专家当讲师的制度,且每年都评选十佳杰出讲师和催化师,内部讲师给一定课贴;
二、内训师如果是非专职的,是否可以做出特色和水平,发力点在激励机制还是在行政支持?
1、 企业大学更应该是组织学习的发起者与推动者,只要能策划出很好的项目,总会吸引内部兼职讲师参与,总会干出特色和水平。特色和水平靠策划、靠专业、靠对组织的理解和对教育的理解,而不一定非要靠专职的讲师。在任何一家公司,都有一群能讲的、爱讲的、愿意奉献的人,关键是要策划对组织、对个人都有价值的课程和活动,发动他们参与,让他们从中得到受尊重感和成就感。
2、 企业大学校长最好是业务出身,知道业务需要什么,什么是当前最紧急的能力短板;又懂得教育,能够整合最企业内最优秀的资源分析业务、开发课程。
3、 行动学习是企业大学最容易推,较容易见效的一个发力点。
三、从内训向行业过渡要经过什么阶段,如何不断调整自身的策略和激励结构?
1、内训向行业过渡是一个质的飞跃的过程,必须有很核心的竞争力,否则不容易生存。比如:拳头的课程、讲师、学习方法、课程开发方法、市场宣传等等。
2、企业大学的策略确实要不断调整,但最重要的是根据业务来调整,紧密跟随公司的业务策略是最重要的一条。大学校长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经营企业的大学的品牌,让企业大学成为内部、外部有知名度的组织。
3、我本人不是很强调激励制度,靠激励制度经营的大学不会有持久的竞争力,关键是要把大学经营地有魅力,更多地用内部品牌的力量和对个人成长有帮助的魅力,吸引优秀的人员参与大学的事物,实现双赢。
4、创新很关键,及时引入国际、国内的优秀课程,边学习边创新。企业大学内部要持续创新,从否定之否定中螺旋发展。
5、企业大学内部要形成学术氛围很浓的文化。
四、培训是长期的事情,效果呈现较慢,而业务压力是当前的事情,如何调整经理人的心态重视培训,融入培训之中?
用友大学不做那些跟绩效不能明显挂钩的培训。我们认为上不连战略,下不接绩效的培训都可以不做。所以,我们不按照能力素质模型来搭建课程体系,相反,我们每年的工作重点都是找到制约当前公司发展的核心能力问题,围绕这些突出的问题开发精品课程,对涉及的人员进行轮训,从而使培训和实际业务问题紧密挂钩。比如,我们10年的全年业务策略就是:面向差距、紧贴业务、专业学习。
业务部门对培训的不支持恰恰是因为培训跟业务结合不够紧密,业务部门短期内看不到效果,才逐步不重视培训的。要解决这个问题,企业大学要积极深入业务,本着帮助业务部门解决能力难题,帮助业务部门实现他们的业务目标的心态去实实在在投入。要让经理人心态调整,首先要企业大学自己心态调整好。所有人都是对自己认为重要的工作大力支持,经理人不支持是因为他没看到这件事情的重要,企业大学只有钻进业务部门的“管子里”看问题,才能彻底解决问题,得到业务部门的支持。
作为职能部门,要做出成绩,一定要比业务部门否出更多、更大的努力。而一旦做出成绩,所有人都能感受的到,尽管培训的衡量指标是软性的,但你要是做得特别突出,所有人都能感受的到。如果大家还不好衡量,只能说明我们做得还不够突出,感觉还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