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随笔/感悟 |
分类: 心智 |
【原文】
子张问崇德(1)辨惑(2)。子曰:“主忠信,徙义(3),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译文】
子张问怎样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和辨别是非迷惑的能力。孔子说:“以忠信为主,使自己的思想合于义,这就是提高道德修养水平了。爱一个人,就希望他活下去,厌恶起来就恨不得他立刻死去,既要他活,又要他死,这就是迷惑。
【评析】
本章里,孔子谈的主要是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他希望人们按照“忠信”、“仁义”的原则去办事,否则,感情用事,就会陷于迷惑之中。
看到这段时,很有感触。在生活中,我们对一个人,有时喜欢得不行了,生气时又厌恶得不得了。如果是这样,实质上我们更多喜爱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更重视自己的感受,所以不可避免地经常迷惑与痛苦!
子张问崇德(1)辨惑(2)。子曰:“主忠信,徙义(3),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译文】
子张问怎样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和辨别是非迷惑的能力。孔子说:“以忠信为主,使自己的思想合于义,这就是提高道德修养水平了。爱一个人,就希望他活下去,厌恶起来就恨不得他立刻死去,既要他活,又要他死,这就是迷惑。
【评析】
本章里,孔子谈的主要是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他希望人们按照“忠信”、“仁义”的原则去办事,否则,感情用事,就会陷于迷惑之中。
看到这段时,很有感触。在生活中,我们对一个人,有时喜欢得不行了,生气时又厌恶得不得了。如果是这样,实质上我们更多喜爱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更重视自己的感受,所以不可避免地经常迷惑与痛苦!
想到,你身边的那个人,是他(或她)自己,而不你的附属。
“崇德”,做好自身的修炼,才能够更好的“辩惑";
不要用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也不要用别人的问题惩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