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家庭 |
表妹七月大学毕业,七月要到英国留学,为期一年,学习关于印刷方面的内容。
英国是欧共体国家中物价最高的国家。上次在英国考察时已经有了很深的体会。一瓶矿泉水要1.5英磅,相当于24元人发币,在中国可以买一箱水了。一个布丁(小点心)要4英磅,相当于64元人民币,在中国可以买一个生日大蛋糕了!
一年的学习,学费、生活费等各项费用预计30-50万元。对于一个收入的家庭来说,应占了全部可用现金的很大比例!如果理性思考,其实是需要考虑一下这是否是一项合适的投资!
从目标说起,留学国外不应是目标,而是实现目标的方案。那么目标是什么呢,应是开拓视野,提升专业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还有提升英语的能力!
明确了目标后,我们要思考可以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并对可选的手段设定优先级。目前中国是一个印刷的大市场,所有全球最好的印刷设备都可以在中国找到;全世界最好的印刷设计公司在中国也都有机构,所以从开拓视野,提升专业能力角度来说,实现目标的方案还应包括:
(1)在国内选择一家国外的印刷公司工作
(2)选择一家国内比较好的印刷公司工作
(3)自己创业,做一家小的公司
因为提升英语这个目标,是完全没有必要到英国才能做到。所以这个目标我们可以暂时忽略不计。
那么比较目前出国这个可选方案与上面的四个可选方案,如在一年的时间里,我认为出国不就优先级排在第一位的。因为:
(1)一年时间,要有半年的适应期。表妹是一个在生活上从小被家长照顾大的,生活自理能力差,所以这个适应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用约半年20万的花费做这样的适应,成本有些高。而且一年后要回国,不存在(当然也不太可能)取得英国的绿卡,所以这20万的成本基本上是沉没成本!
(2)因为英语不是母语,所以在过了生活适应关外,还要有一个语言适应关。在纯英语的教学环境中,一个中国学生能够准确掌握学习内容的比例开始时不会超过50%.这也就意味着这笔投资的一半没有取得效益。
(3)一年后表妹是要回国工作的。如果到时可以找到年薪5万的工作,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因素,投资加收期要在10年.投资回收期时显过长。
结合上面的分析,从目标可实现角度出发,出国其实是一个风险较大的选择。如果有可能,我认为有优先级的方案可以是:
(1)在国内工作1-2年,适应社会,定位自己的工作。预计收入为4万元。与两年的日常生活费用大致相抵。
(2)选修国内相关专业比较好的导师的课程,并采取短期出国自费考察的方式了解国外相关的进展,可以选择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德国和英国。每次为期10天,预计投入6-8万元。
(3)为了适应在北京的工作效率,可以购买一个价值8万元的车子。
(4)继续结合工作进行语言的深造。预计最多投入为1万元。
(5)配备最好的个人设计所需要的电脑与其他设备,建立一个个人印刷设计工作室。因为家长已经为表妹准备好的独立的房子,所以房屋不需要专门的投资。这样的话,工作室的投入5万元
这样看来,如按此方案,表妹可以有自己的设计工作室,有车,有相关行业工作,有两个国家的学习考察机会,专业英语过关。目标是基本可以实现的。而投入为20万元左右。形成的有形资产约为13万(车与工作室设备),无形资产为9万元(专业提升、出国考察与英语学习)。
理性的投入产出分析,选择应是这个方案!
而且,从我了解到的国外吸引中国学生留学以及国内一些留学中介的情况,商业盈利是这些机构的第一目标。作为一个理性的消费者,对于这项教育投资,要如家中采购服装、汽车、房子一样,要做客观的推理。
同时受到两个非理性的因素的影响:
(1)受家长对孩子的爱,希望孩子受最好的教育(其实,最好不一定是最适合的)的影响
(2)孩子没有理解这个投入对家庭的压力,而是更多看到其他的同学出国,攀比心理的影响!
所以更多会选择出国。
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可以更多有理性思考,利用科学的决策框架,可以使我们获益很多!
前一篇:阳阳语录-为下一代着想
后一篇:一串佛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