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本东京】表参道建筑赏析

(2020-06-09 14:57:28)
分类: 边走边逛
【日本东京】表参道建筑赏析

表参道是东京时尚的代名词,相比银座的繁华和奢侈,这里多的是一份低调的高端。新潮和设计感的小店遍布表参道,同时,这里也是一条“设计师”道路,表参道的很多楼都是日本的建筑大师们的杰作,即使不购物,来这里观看大师们的作品也是一种艺术熏陶。表参道集合了将近20位大师的作品,每一个独栋商业都精彩,是一场视觉盛宴。

【日本东京】表参道建筑赏析

东急PLAZA表参道--中村拓志
GYRE--荷兰设计事务所MVRDV
DIOR表参道--妹岛和世
OMOTESANDO HILLS--安藤忠雄
LV 表参道--青木淳
东京UNION CHURCH--鈴木エドワード
MAX&Co. --米兰建筑师Andrea Tognon
TOD'S表参道--伊东丰雄
BOSS表参道--团纪彦
Emporio Armani表参道
APPLE STORE--光井纯
COACH表参道--OMA
Comme des Garcons Aoyama--Future System
PRADA表参道--Herzog &de Meuron
The Jewels of Aoyama--光井纯
FROM-1ST BUIL--山下和正

 
昨天查的天气预报,下午3点以后有雨。所以,大清早就出门了。上午的表参道是清静且清冷的,也是属于我们的。。。


东急PLAZA表参道--中村拓志
中村拓志是日本新生代建筑师,1974年出生于东京,在东京明治大学接受建筑教育,后来进入隈研吾的事务所学习实务。 2002年,年仅28岁时成立NAP一级建筑师事务所。隈研吾的建筑手法是利用当地的材料和人工结合当地文化进行设计。中村先生深受影响,他既有隈研吾对材料的敏锐度,又善于让材料营造出可以唤起空间中的某种情绪。

东急PLAZA将树木与建筑的关系作为主题之一,追求的是创造“此处独一无二体验”的新型城市型设施。感觉像是戴了一顶长满植物的帽子。 此设计最大不同在于,腾出路面店的外墙作为可供租户自由使用的部分。取而代之强调了屋顶平台,以便借助屋顶平台的存在感营造设施的统一感,以及对于街道的标志性。

【日本东京】表参道建筑赏析


GYRE--荷兰设计事务所MVRDV
GYRE是旋涡的意思,大楼就像旋涡一样被堆积起来,错落悬挑出来的空间设计为露台或是咖啡厅,通过外部的楼梯可以直接到达指定,一边欣赏表参道的沿街风景一边歇脚。GYRE的每层都旋转了一定的角度和下层错开,确保商铺的外立面最大面积地面向表参道,并考虑到前面连排的榉树,相互配合。

这栋楼的空间设计很好,GYRE夸张粗旷的外形和旁边纤细的Dior形成鲜明的对比,被大家认为是表参道上的“野兽与美女”。

DIOR表参道--妹岛和世
妹岛和世是日本知名女建筑师,作品多带有“穿透性”风格,大量运用玻璃外墙等材质,让建筑感觉轻且漂浮。形式单纯,强调内部空间的物质反映,以凝练的形式表达出丰富,是典型的极少主义风格。
该建筑外观由一块平坦而明净的特规玻璃制成,给人以透明、洁净的感觉,玻璃后面则是半透明的屏幕,这种双层表皮建立起的半透明质感,让人想象到DIOR非常漂亮的女裙柔软的感觉。晚上,为了能够从外层既看到内部结构又看到丙烯酸屏幕的褶皱,每处灯光都经过了精心设计,更显流光溢彩。

【日本东京】表参道建筑赏析



表参道之丘OMOTESANDO HILLS--安藤忠雄
表参道之丘,是在1927年建造的“同润会青山公寓”原建筑上再改造开发的项目,由西馆、本馆以及同润馆构成,是与表参道大街同样坡度的螺旋式斜坡回廊,形成了室内的“第二表参道”。建筑区域是道路旁边的狭窄细长的区域,并且由于是斜坡的地区,不能建造高层建筑,可说是很难处理的建筑腹地。于是设计师利用一整排的桦木树,和分三阶段渐次降低的建筑楼层来调和景观。

安藤忠雄,日本著名建筑师,甚有传奇性,在成为建筑师前,曾当过职业拳手。从未受过正规科班教育,自学建筑,开创了一套独特、崭新的建筑风格,成为当今最为活跃、最具影响力的世界建筑大师之一。风格是清水混凝土建造的住宅和商业建筑。

表参道hills总共地上3层,地下3层。建议直接坐电梯到3楼,然后沿着坡道一直逛下来。鬼才设计的商场,如今的改造范例和时尚标杆地。表参道hills集合了一批中高端品牌,逛店效率超高。


【日本东京】表参道建筑赏析

【日本东京】表参道建筑赏析


LV 表参道--青木淳
青木淳是LV的御用设计师,银座店也是他的设计。这里的店铺由小型的像行李箱一样的立方体堆积而成,而LV也是做行李箱发家的。设计师认为,在表参道的建筑应该谦让表参道上的榉树,不应该建成巨大的体块来吸引人的眼球。总体来说,这个店铺设计得比较内敛,不如银座店那么光彩。


【日本东京】表参道建筑赏析



东京UNION CHURCH--鈴木エドワード
【日本东京】表参道建筑赏析


MAX&Co. --米兰建筑师Andrea Tognon
【日本东京】表参道建筑赏析



TOD'S表参道--伊东丰雄
伊东丰雄是一位重要的日本当代建筑师,曾获得日本建筑学院奖和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金狮奖,也是第六位荣获普利兹克建筑奖的日本建筑师。

TOD'S大楼完全抽象地再现了表参道的榉树造型,交错复杂的树枝墙体是用混凝土在现场浇筑,墙体之间留下了200多处空隙,便由200多块形状格不相同的玻璃镶嵌进去,混凝土墙面和玻璃的结合接近于无接口的平面处理。同时,因建筑的外壁同时承担了整体的结构作用,建筑室内呈无柱状。由于位于街道的转角处,无论从任何角度看,建筑都呈现出和榉树一样的姿态。


【日本东京】表参道建筑赏析


BOSS表参道--团纪彦
由于设计的空间狭小,设计师通过一个不规则的圆弧外形实现对角线关系,不仅改变了与旁边TOD大厦的关系,也放大了街角房屋的特征,与TOD'S大厦形成了一个“共生”的视觉效果。混凝土加玻璃,有种纪念碑似的仪式感。


【日本东京】表参道建筑赏析


【日本东京】表参道建筑赏析


PRADA表参道--Herzog &de Meuron
是一座有如被泡泡纸包住的建筑,这幢五面蜂窝状水晶建筑于2003年建成,不但现代感十足,其菱形网格及凹凸玻璃建构的外墙和框架,更会因光线变化而产生不同的色调与风格,令建筑物犹如一颗闪耀的钻石。两位建筑师将大楼设计成菱柱体,在构思时更充分考虑到建筑物周边的采光情况及阳光照射角度,成就出犹如钻石、顶部倾斜的建筑外观。据说那一块菱形玻璃的价格相当于一台奔驰车的价格。好的建筑设计需要好的材料技术支撑。


【日本东京】表参道建筑赏析



The Jewels of Aoyama--光井纯
跟APPLE STORE同一个建筑师,风格却大相径庭。
建筑分为各具特色的两栋,一栋为全玻璃幕墙围合而成,另一栋的立面由垂直线条的石材和玻璃幕墙以节奏感的倾斜角度组合而成,两栋建筑之间留出可以穿过建筑的步行道。

APPLE STORE--光井纯
呈盒装结构,新的铝制屋顶设计算是头一次尝试,而绿色环保也成为该店的一大主题:铺满侧墙的爬墙植物一方面天然隔热,同时也吸收街区的二氧化碳,看得出苹果对企业环保责任的强调。

【日本东京】表参道建筑赏析

【日本东京】表参道建筑赏析


FROM-1ST BUIL--山下和正
新陈代谢派建筑师山下和正的作品,功能是小型店铺群,里面有两个大庭院,其中一个是地下一层的,店铺基本围绕它们组织。虽然有着清晰简单的秩序,里面的小空间却十分复杂有趣。


【日本东京】表参道建筑赏析

【日本东京】表参道建筑赏析


COLLEZIONE--安藤忠雄

【日本东京】表参道建筑赏析

【日本东京】表参道建筑赏析

【日本东京】表参道建筑赏析


【资料】】表参道建筑巡礼

"表参道”最初只是通往明治神宫的一条参拜大道,后来扩展到周边区域并成为时尚的发祥地。以榉树作为行道树的林荫大道,加上森林繁茂的明治神宫和旁边的代代木公园,共同构成了东京重要的绿地空间。

在这条街道上,除坂茂外所有日本普利策获奖建筑师都有一个以上作品,汇集了安藤忠雄、隈研吾、伊东丰雄、妹岛和世及西泽立卫(SANAA)、青木淳、HERZOG DE MEURON 等20位建筑大师的建筑。

表参道继续向东走到尽头,一片苍翠欲滴的竹林,大隐于市的根津美术馆就在这里。宛如时空甬道的竹林,出挑屋面,灰色火山岩地面,卵石。空气都变得宁静。

设计师隈研吾在他的著作《负建筑》中提出:「在不刻意追求象征意义,不刻意追求视觉需要,也不刻意追求满足占有私欲的前提下,可能出现什么样的建筑模式?除了高高耸立的、洋洋得意的建筑模式之外,难道就不能有那种俯伏于地面之上、在承受各种外力的同时又不失明快的建筑模式吗?」

在他看来,建筑和环境之间并不存在所谓的主体和客体关系,人、建筑和环境共同组成一个和谐的气场才是本该追求的东西。这样也就不难理解隈研吾为何惯用木材、泥砖、竹子、石板、纸、玻璃等天然建材,将它们与水、光线和空气结合,创造外表看似柔弱,实际却更加耐用同时流露出日式和风与东方禅意的「负建筑」。这种不刻意不夸张的设计才是于无声中印入心灵,留给人与自然、美学更多的对话及留白空间。

安藤忠雄、伊东丰雄、隈研吾、妹岛和世、青木淳,从1999年第一间名店Gucci的揭幕,到Louis Vuitton、Christian Dior、Chanel、Tod’s、Prada、Bubbery旗舰店的星罗棋布,表参道就那么成为整个亚洲时尚的巅峰。它不同于香港的完全商业化,更不同于上海小打小闹,而是将世界顶尖的品牌经典与本土的建筑设计精华完美地柔和在一起,在南北里原宿之间成为东京的香榭丽舍大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