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笔墨字纸可得聪明智慧的果报

标签:
字纸二刻拍案惊奇铸刑书《春秋》孔圣人 |
分类: 文学天地 |
除此之外,各类佛经、家训以至笔记小说,都有类似的劝谕故事。著名的有宋人王曾因其父“敬惜字纸十几年”而成宰相之事:“王沂公名曾,其父见字纸遗坠,必掇拾,以香汤洗而烧之。一夕,梦至圣拊其背曰:‘汝何敬重吾字纸之勤耶!恨汝老矣,无可成就,当令曾参来生汝家,显大门户。’果生沂公,因名曾。状元名相。”又如《西湖二集》中的第四卷《愚郡守玉殿生春》,讲述宋宰相赵雄少时愚鲁,因靠敬惜字纸而能踏身仕途。
附录:二刻拍案惊奇
卷之一 进香客莽看金刚经 出狱僧巧完法会分
诗曰:
世间字纸藏经同,见者须当付火中。
或置长流清净处,自然福禄永无穷。
世间字纸藏经同,见者须当付火中。
或置长流清净处,自然福禄永无穷。
因。假如孔子作《春秋》,把二百四十二年间乱臣贼子心事阐发,凛如斧钺,遂为万古纲常
之鉴,那些奸邪的鬼,岂能不哭?又如子产铸刑书,只是楚人犯法,流到后来,奸胥舞文,
酷吏锻罪,只这笔尖上边几个字,断送了多多少少人,那些屈陷的鬼,岂能不哭?至于后世
以诗文取士,凭着暗中朱衣神,不论好歹,只看点头。他肯点点头的,便差池些,也会发高
科、做高官;不肯点头的,遮莫你怎样高才,没处叫撞天的屈。那些呕心抽肠的鬼,更不知
哭到几时,才是住手!可见这字的关系,非同小可。况且圣贤传经讲道,齐家、治国、平天
下,多用着他不消说;即是道家青牛骑出去,佛家白马驮将来,也只是靠这几个字,致得三
教流传,同于三光。那字是何等之物,岂可不贵重他?每见世间人,不以字纸为意,见有那
残书废叶,便将来包长包短,以致因而揩台抹桌,弃掷在地,扫置灰尘污秽中。如此作践,
真是罪业深重!假如偶然见了,便轻轻拾将起来,付之水火,有何重难的事,人不肯做?这
不是人不肯做,一来只为人不晓得关着祸福,二来不在心上的事,匆匆忽略过了;只要能存
心的人,但见字纸,便加爱惜,遇有遗弃,即行收拾,那个阴德可也不少哩!
宋时王沂公之父,爱惜字纸,见地上有遗弃的,就拾起焚烧。便是落在粪秽中的,他毕
竟设法取将起来,用水洗净。或投之长流水中,或候烘晒干了,用火焚过。如此行之多年,
不知收拾净了万万千千的字纸。
一日妻有娠将产,忽梦孔圣人来分付道:“汝家爱惜字纸,阴功甚大。我已奏过上帝,
遣弟子曾参来生汝家,使汝家富贵非常。”梦后果生一儿。因感梦中之语,就取名为王曾。
后来连中三元,官封沂国公。宋朝一代中三元的,止得三人:是宋庠、冯京与这王曾,可不
是最希罕的科名了!谁知内中这一个,不过是惜字纸积来的福,岂非人人做得的事?如今世
上人,见了享受科名的,那个不称羡,道是“难得”。及至爱惜字纸这样容易事,却错过了
不做,不知为何!且听小子说几句:
苍颉制字,爰有妙理。三教圣人,无不用此。眼观秽弃,颡当有泚。三元科名,惜字而
已。一唾手事,何不拾取?
小子因为奉劝世人惜字纸,偶然记起一件事来。一个只因惜字纸,拾得一张故纸,合成
一大段佛门中因缘,有好些的灵异在里头。有诗为证:
从来神物多呵护,堪笑愚人欲强谋。
前一篇:风水师水平的标尺---三级六关
后一篇:深切缅怀、悼念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