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城隍庙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北大街,到这里一问就知道了。
据说:西宁市城隍庙始建于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清康熙三年加茸,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23年)西宁官绅捐资重建,占地面积约40余亩,为中式五进院古建筑群,依次由牌楼、山门、中鼓楼、戏楼、东西廊房、香厅、鉴心殿、后寝宫组成,各建筑雕梁画栋,雄伟壮观。现保存有鉴心殿、后寝宫两座大殿和附属建筑。1988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关于城隍庙的传说很多,本义不一,但是,城隍庙内所供奉的是所谓城隍爷是理所当然的,也代表了一方水土人情。
据说;早先的西宁城隍庙每年都有相应的活动,主要有春秋两季举办的所谓城隍出巡,寓意为视察了解春播与秋收情况。出巡仪式由民众抬城隍爷轿子串接走巷出城到田间地头游走,随行人众居多。
又说:农历5月18日是城隍诞辰;以及7月15日、10月1日、12月30日烧纸祭祖,由此城隍庙唱大戏之说。所有的活动度出于民间自愿参与,无任何强加民意的作为。当然,所有的活动主持人由所谓的庙官组织,人们出于同情好奇热闹将大力支持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早先的城隍庙,东西廊房内有各种泥塑,有关十八层地狱也历历在显,因果报应也有所展现。可说是人为综合性民间民俗文化的载体。
记得那是我小时候,随父亲到城隍庙的后寝宫游玩,那里面是个小院,前后大殿,两面有房屋,中间有砖砌成的围栏,在围栏中有百年古松柏树,大概是一种称做扁柏的树,其细小的叶子就是人们常用来烧香炉的叶子,常年青翠。
如今,在城隍庙的大院子里,还保留了百年古榆树,每到春季,榆钱繁茂。夏季到来,也还不愧为是个乘凉的好地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