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地图看神州》-《中国历史地图集》介绍并阪泉之战、黄河源流、领土主权等考

标签:
《中国历史地图集》河流南海诸岛原始社会 |
分类: 打开地图看神州 |
这里为有兴趣的朋友们,推荐一部著作。
历史地理学泰斗谭其骧先生主编的鸿篇巨制《中国历史地图集》,历史难免有疏漏,但是这部书籍算是我所知道的最详细最权威的历史地理著作,编写时间近三十年,上溯原始社会,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上的内容包括:已知原始社会遗址和其他时期重要遗址的分布,中国历史上各民族建立的政权的疆域政区或活动范围、民族分布,秦以前见于记载的全部可考地名,自秦代开始全部县以上地名、一二级政区的界线,可考的长城、关津、堡寨、谷道、陵墓、庭帐等,主要的河流、湖泊、山岭、海岸线、岛屿等,共收地名7万多个。
这部书籍最大的好处是,它的地理底图是如今的中国地图,图上会标注重要的山川河流、省会城市的今天的名字,非常简单明了,便于阅读,算是一部很好的工具书吧!
但美中不足的是,这套巨作,毕竟是历史地理学的,偏重于人文,而自然则少一些,也就是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中华大地,这片神奇的土地,它的地势变迁,河流改道等变化,《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可能并没有涉及到,我尽量在后文中稍微提及一些。
因为我要从阪泉之战和涿鹿之战开始写,所以我就在这里附上一张地图吧。
这两场战争都发生在原始社会晚期,所以我就附上一张《黄河流域原始社会晚期遗址图》。
从图上能看出,黄河流域大部分都是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如果仔细观察的话,还能观察出黄河改道的痕迹,因为这张图的底图是当代地图(推测是1980年左右的中国地图),上面的水系网络也是当代的,但是我们都知道,原始人类选择聚居点的首要条件就是要靠近水源,而根据马切提恒值理论,原始人类的活动半径不会超过2.5公里,那么在遗址的2.5公里范围内,肯定是有水源的。我量算了我手上正常尺寸的这张图的比例尺,是1:175万左右,那么图上一个符号我测得的半径为1.75mm,换算为实际的半径就是3公里左右,说明这个符号的实际大小就大于原始人类的活动半径,那么,在地图上,这个符号下面必然是压河流的,才能被原始人类选择为聚居地。
我们仔细看这张图,能看出来,有些符号下面是没有水系的,那么说明,要么水改道了,要么水就干涸了,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古已有之,古到什么程度?从原始社会开始就有了!
因为黄河是母亲河,所以我用黄河改道来举例子,但其实这个例子可能不是特别好理解,尤其是黄河流域遗址分布密密麻麻的,估计大家也看不清,我应该举一个简单点的例子,大家可以看这张图的左上角,内蒙古那一片,那一片分布了许多细石器遗址,但一条河流都没有,说明什么?说明在原始社会,那块地方是有河流的,而且水量丰沛、水流平缓,这样才能适宜人类聚居,然而现在没有了,现在那一片地区,是一片又一片的沙漠。
河流的消亡,就是文明的消亡。
此段涉及的重要知识点:
马切提恒值(Marchetti’sconstant):这其实是一个城建概念,是由意大利城市学家马切提总结的,基本理论是:人是领土动物,有守家和扩张之本能。人日常的活动领土,也有一个天然的限度。这个限度就是每日大致一小时的“旅行预算”,这规定了人类的日常活动范围。
假设原始人步行速度是每小时5公里,白天出去,晚上回到自己的洞穴,那么他的活动半径就是2.5公里,大致相当于20平方公里的“领土”。这也大致是一个村子的最大空间范围(包括周围日常耕种的农地),注意,这里面的2.5公里是最大理论值,说明,其实实际的生活半径还不到2.5公里。
03. 河流的消亡,就是文明的消亡
我把上面的《黄河流域原始社会晚期遗址图》处理一下,尽快进入正文内容,我发现,我好像已经在跑偏的道路上一去不回头了。
http://s13/mw690/001oMyjxgy6Vm2mXNdG5c&690
喜马拉雅山每年增高一厘米,五千年,才可以增高五十米,这是自然的生长,但是人类却可以使一片水草丰美的广袤土地变为荒漠,这是无法修补的破坏,人类一直在对自然进行侵袭,跟科学发展没有关系。
为了框出《黄河流域原始社会晚期遗址图》的范围,我画了一个示意图,如下。
http://s4/mw690/001oMyjxgy6Vm2pmokrf3&690
上面的《黄河流域原始社会晚期遗址图》范围示意图提一下,这个底图是竖版的中国地图,既然我的主题地图是一部分,那么当代的信息也可以稍微涉及一下,其实中国的疆域面积,南北长是要大于东西长的,南北5500多公里,东西5200多公里,因为除了陆地面积之外,中国还有大片的领海面积,在竖版地图中,南海诸岛不再以附图形势表现,这样有一个好处是,对中国国土面积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
网上有一个关于邓公的段子,1988年阿基诺夫人访华,谈到南沙问题,阿基诺夫人说,至少在地理上,这些岛屿离菲律宾比较近,邓公抽了一口烟,回答,在地理上,菲律宾离中国也很近。
虽然这个段子的真实性经不起推敲,但是,的确,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离中国都不远,紧挨国境线。
此处涉及的重要知识点:
南海诸岛:在海南岛东、南海域,包括东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西沙群岛,其中的曾母暗沙是中国领土的最南端,南海诸岛的石油、天然气、金属等矿产资源丰富,看国境线能看出来,中国关于南海诸岛的领土争端,主要是和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等南亚国家。
钓鱼岛和赤尾屿则在台湾岛东北,属于东海海域,日本人把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称之为“尖阁列岛”,如果以后不幸遇到汉奸或者倭奴,一口一个“尖阁列岛”,一口一个“尖阁列岛”,切记,一定要义正词严的说,“钓鱼岛是中国的!”把这些人毫不留情的撅回去!
要是觉得一句话体现不出来坚定的立场和强大的气场,我再教大家一句长的。
“钓鱼岛是中国的,黄尾屿是中国的,赤尾屿是中国的,南小岛是中国的,北小岛是中国的,北屿是中国的,南屿是中国的,飞濑屿是中国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此处可能略显跑题,但还是提了,不能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