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市媒体聚焦周潭镇

标签:
五十年代正在和信钱新长左起 |
分类: 农业农村.文化卫教 |
11月12日下午,由枞阳县县委外宣办主任方千领队,由《安徽商报》、《市场星报》、《安庆晚报》三家媒体组团的采访组齐集周潭镇,聚焦周潭镇的“东乡武术”和“美好乡村”建设工作。
当日下午,《安徽商报》主任记者乔剑、《市场星报》安庆记者站站长王淑红、《安庆晚报》记者卢向波一行4人冒着蒙蒙细雨先后到周潭镇彭桥村、大山村进行“走基层、接地气”集体采访。
采访组在彭桥村党支部书记章永铭的引领下,首先观摩了彭桥小学武术队队员的“东乡武术”表演,向彭桥小学前任校长、“东乡武术”市级传承人——章友武详细的了解了武术队的组建、成长过程;紧接着又走进了69岁的“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东乡武术”首席传承人——章根苗老先生家,《安徽商报》记者乔剑10年前就来过老先生家,“故人”重逢,分外激动和高兴,简短的寒暄后,章根苗老先生扼要的叙述了“东乡武术”的发源、兴衰史,回顾了自己学武、习武、传承“东乡武术”的艰辛历程,还在自家简陋的小院里、兴奋的踩着湿润的土地,为采访组即兴展示了一套“东乡武术”器械——“半扒”,老人眼若铜铃、炯炯有神,舞起“半扒”时而泰山压顶,时而疾劲狂风,精彩的独门绝技赢得满堂喝彩。
初冬的天是“日短夜长”,在彭桥村采访,不知不觉中就到了傍晚时分,采访组马不停蹄的“抢时间”赶到大山村,在大山村支书章孝德、村委会主任章传荣的引导下,边走边听、边叙边解,前前后后的观赏了大山村部的“明清时代”的古旧建筑,游览了“东乡武术”文化墙长廊,饱览了“停车场”旁的参天古树,参观了“修旧如旧”的“大会堂”和里面的“荣誉陈列展版”和“奋斗发展展版”,游历了“中院中心村”“美好乡村”建设成就,在简短的1个多小时里,使采访组对大山村过去的历史、奋斗的过程、发展的步伐、未来的规划,有了一个清楚、清晰、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文/图 左文
图一、采访组在彭桥村党支部书记章永铭(左3)、彭桥小学校长钱新长(左1)的引领下,观摩彭桥小学武术队的“东乡武术”表演。
图二、彭桥小学前任校长、“东乡武术”市级传承人——章友武正在组织武术队操练“东乡武术”。
图四、69岁的“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东乡武术”首席传承人——章根苗老先生。
图五、章根苗老先生即兴展示了一套“东乡武术”器械——“半扒”,老人眼若铜铃、炯炯有神,舞起“半扒”时而泰山压顶,时而疾劲狂风,精彩的独门绝技赢得满堂喝彩。
图六、省市媒体组成的采访组进行“走基层、接地气”集体采访活动。
图七、《安庆晚报》记者卢向波正在与章根苗老先生进行亲切交谈。
图八、这哥们这是“猛男”,68斤的清朝武举人章慕斌使用的大刀,他——《安徽商报》主任记者乔剑竟然也舞动生风,要是生在当年,绝对也是一员勇将。
图九、采访组与随行或陪同人员在大山村部前的合影。前排左起:《市场星报》安庆记者站站长王淑红、《安徽商报》主任记者乔剑、枞阳县县委外宣办主任方千、周潭镇党委委员吴荣芝、大山村村委会主任章传荣;后排右起:记者、大山村村委会会计程和信、《安庆晚报》记者卢向波、大山村党支部书记章孝德、彭桥村党支部书记章永铭。
图十一、采访组与随行或陪同人员在大山村“地标”前的合影,背景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建筑的“大会堂”。
图十二、参观“大会堂”里面的“荣誉陈列展版”和“奋斗发展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