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百年古镇放异彩

(2013-09-02 16:19:44)
标签:

古镇

异彩

乡村

小时

必修课

分类: 农业农村.文化卫教

周潭镇位于枞阳县东部边陲,地跨东经11733’北纬3433’。东南与铜陵市普济圩农场及陈瑶湖镇隔湖相望,东北与无为县牛埠镇毗连,西与庐、枞、无交界处三公山及本县钱铺乡接壤,西南与横埠镇相邻。背靠长达23余公里的三公山(海拔674.9米,全县最高峰)和黄梅尖山(海拔657.7米,是县境内次高峰),面向2万多亩枫沙湖。镇域面积79.89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264个村民组、44429人、耕地2.6万亩、山场5.6万亩、水面2.5万亩。

周潭镇距铜陵长江大桥10余公里,合铜(合肥至铜陵)公路、铜安(铜陵至安庆)公路以及合(肥)铜(陵)黄(山)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一小时内均能到达铜陵、安庆、合肥。

由于地处沿湖丘陵地区,四季气候变化明显。境内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煦少雨,日照充沛,降水丰富。气候有利于亚热带生物的繁衍和物质积累。同时农业生产条件优裕,水产发展前景广阔。

周潭镇内资源丰富、人杰地灵。主要资源有矿产资源、林业资源、水产资源、旅游资源以及特色保健品等。其中矿产资源主要有花岗岩资源和铁矿资源。林业资源主要有经济林、用材林和用于制作花卉盆景的树木等。枫沙湖现有水面2万多亩,水质良好,适宜水产品养殖。全镇2.6万亩可耕地经过大规模的山、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已逐步形成稳产、高产田,除粮油外,主要农产品还有小麦、豆类、玉米、苦荞麦、芝麻、花生、烟叶等。

周潭镇湖光山色、风景宜人,名胜古迹、人文景观颇多。其中有牛山牧笛、“月山扬帆”、枫湖夜渡、枕流晓钟、蛟塘垂钓、枫林夕照、平湖落雁、四顾鱼灯”等八处为“周潭八景”;有“望华庵、庙潭、桃花岭、龙头、戴帽石、独脚鹰、仙人插掌、照天烛”被称为“东乡八景”;有“笑天狮、龙头滚、乌龙蛟、飞天蜈、鹞石山、麻姑山、蜜蜂洞、尼姑冒、恶凹里、萝卜宕、鬼门关、石婆凹、狗笔石”等50余处自然景点;有“大王庙、小王庙、观音庵、准提庵、集云庵、望华庵、定安寺”等7处古刹名寺;有“八角亭、汤家墩遗址”两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小鬼下油锅、仙女散花、乌鱼撵鳖、吕洞宾撒尿石、救庵、石鼓、天池”等30余处的民间传说;有清朝著名学者周大璋墓地和抗日爱国将领戴安澜将军的幼时读书地;中国林科院院长江泽慧同志、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彭镇华教授的“林业二次创业示范点”和“中国森林生态网络枞阳县大山示范点”均落户在本镇大山村,该村已建设成“山顶松和杂,山腰竹和杉,山脚果药茶,平地做粮仓,四旁皆绿化”的生态村。四季常青、溪水潺潺、莺歌燕舞、硕果飘香,是现在大山村真实的写照。长期以来一直倍受各级领导的青睐,先后被授予“全国绿化千佳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国家级十佳生态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安庆市首届村庄整治示范点、安庆市‘美好乡村’建设示范点、安庆市首届最美乡村、安徽省农家乐旅游示范点和国家AA级旅游区”等诸多荣誉或光环,大山风景区风光秀丽,景色怡人。 

周潭集镇形成于明代初期,兴盛于清康熙、乾隆年间,因地势如潭,又为周姓聚居之地,故名周潭。古建筑有八角亭、周氏宗祠、枕流古刹均座落在集镇东部。有已故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题字及“中国的保儿.柯察金”吴运铎题字的周潭中心小学,有大文学家、大书法家郭沫若题写校名的周潭中学。周潭镇1994年列入省建设厅出版的“安徽省百家小集镇”。有规模企事业单位30多家,有工商业、饮食服务业第三产业100余家。近年来,周潭镇党委政府加快经济建设步伐,狠抓集镇建设,2006年新建的1500多平方米的农贸市场,先后建成的周潭商品大市场和周潭综合大市场均已投入使用,2007年投资8800万元建成了“周潭明星商城”。现集镇经商、居住人口8000多人,最高峰时日市场人流量在1万人次以上,已成县境东部边陲的经济贸易中心之一。

 周潭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为古桐城东乡,自古崇文尚武,被称为“武术之乡”。早在四百年前的康熙年间,周氏名流追求读书入仕已蔚然成风。周氏学者,一代名儒周大璋因才思敏捷,学高一筹,被后成为盛世名相的张延玉拜为恩师。后张宰相为感谢恩师的教育之恩,亲笔为周氏宗祠题两块匾额“地学名家”和“潭溪望族”。历史上享誉海内的“东乡武术”,其发源地就位于本镇的发洪山(今大山村),始兴于山边章氏,后传于社会。清初至咸丰年间,东乡武术高手辈出。著名的有:清嘉庆甲子科第二名武举章慕斌、技艺高超的拳师章观鳌;具有正义感的教练章启勋;为父报仇的侠女章素云等。清道光二十八年(1948年),“东乡三十六位教头”(世人称为三十六名教)率领百名武术精湛的村民乔装香客,暗藏刀棍,进入九华山,生擒恶僧,为民除害,从此“三十六名教”英名远扬,东乡武术威震大江南北,号称“打不过东乡”。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练拳习武已成为村民们强身健体的必修课。同时“崇文尚武”之风亦日趋渐浓。科教兴国已成为人们的共识,镇内人才辈出。目前,在国内已获博士、硕士学们的就高达四十多人,出国留学的博士生、硕士生也达三十余人。 周潭镇党委、政府抢抓机遇,深化改革,一心一意谋发展,先后在镇区和沿合铜公路澄英段建立周潭商贸城和澄英功能区。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平台。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现已建成1平方公里的澄英工业功能区,入园区企业有12家。

 县级循环工业园于2007年落户周潭镇,安徽省金丰集团于2010年入园,是循环工业园内的较大规模企业,这个项目的建成投产,每年利税达1亿元,解决当地劳动力500余个劳动力就业。镇党委政府郑重承诺,在镇落户的企业将会在税收、土地、规费等方面均可享受诸多优惠,并将以廉洁、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为前来投资落户者创造最优越的环境,以最快的速度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百年古镇放异彩

百年古镇放异彩

百年古镇放异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