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潭镇多级联动构筑学生出行安全网
标签:
王东升三轮车校车公交专线周潭镇党委 |
分类: 农业农村.文化卫教 |
2011年11月30日和2012年元月6日,周潭镇田埠村村民王东升和施湾村村民周义华先后投资24万多元购进了两辆中型客车投入到周潭镇镇区到施湾村的运行中,至此周潭镇南来北往到横埠开发区、到澄英功能园区、到施湾村三条主干道都有了固定公交班车,也一定程度的保障了往这些方向来往的周潭镇高、初中学生出行的安全。
校网布局调整后,周潭镇现有市级高中和初级中学各一所,在校学生有3500多名,其中周潭中学(含初中部)有学生2600余名、鹞石初中在校生有900多人,重中之重的是周潭中学的学生分别来之东部汤沟、老洲、陈瑶湖、横埠、周潭、钱铺6个乡镇,学生过去出行乘坐的交通工具可谓五花八门:有三轮车、有摩托车、有中小型面包车……,这些车辆的驾驶员素质良莠不全,学生上学回家往返出行安全一直是家长、学校、政府、社会特别关心和牵挂的话题。
2011年下半年,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江苏徐州丰县等地先后发生校车事故后,周潭镇党委政府居安思危、举一反三、自查自纠,与辖区县公安局交警三中队、县公安局周潭派出所、周潭中学、鹞石初中等单位联合互动,多次召开联席会议,下决心、下大力气整治学生出行环境和条件。
针对农村“校车超员、校车供不应求、监管难度大”等问题,周潭镇党委政府相关领导通过调查和征求群众意见,把握问题症结,采取“疏导、围拆、辅佐”相互关联、相互结合的方法措施构筑学生出行安全网。
疏导:就是依托学校这个教育平台,对学生和学生家长进行宣传、教育,引导学生拒乘三轮车之类的无安全保障的“黑车”,疏导学生远离这类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的“黑车”, 号召学生不乘、不坐“黑车”,从根本上切断这一类“黑车”的客源和生存之本;围拆:组织公安、交警、城建、安办人员对三轮车进行联合宣传和普法工作,摆事实、讲道理,对三轮车驾驶人员宣讲载人带客存在着不安全的隐患、是伤人害己的事理,使三轮车驾驶人员明白三轮车载客已不适应现在的交通发展形势,动员了12名三轮车驾驶人员割去了载人带客的车棚;辅佐:本着“资源共享”的原则,依托现有的公共交通力量来发展“校车”事业,镇、村两级组织及相关部门同力合作,为校车即公交车辆安全、快捷的通行创造便利的环境和条件,对影响和阻碍公交车辆通行的人员事情,发现一起,教育一起,处理一起,保障校车和公交专线畅通无阻。
同时与周(潭)施(湾)、周(潭)澄(英)、周(潭)横(埠)三条公交专线8名热爱公共事业、责任心强、驾驶技术精悍的司乘人员签订合同,在服务热情、方便上下、保障学生优惠乘坐公交车的前提下,和司乘人员约法三章:定时定点接送学生、不准超速行驶、不准超载。学校相对错开上学和放学时间,再从同校、同年级的学生中选派比较优秀的学生担任“路队长、安全员”,负责召唤同学们上学、放学安全乘车,镇政府也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不定期的在沿途进行抽排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或更正。从源头上保障学生出行安全、杜绝事故苗头。文\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