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迈步从头越
——记枞阳县大山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郑在武
2006年11月初,市政法委机关干部郑在武被下派到枞阳县周潭镇大山村任第一书记。作为一名年富力强的市级优秀机关干部,被下派到一个在本市区域内、乃至省内都很有名气的山村任第一书记,过惯了规律有序的都市生活的郑在武,怕的不是不适应简朴单调的乡村生活,也不是不相信自己的工作能力和魄力,而是担心有负组织的重托、有负大山村两千余村民的期盼。怀着这种战战兢兢的心情,郑在武在领导和亲友们关注的目光下,谨慎的开始了自己的下派生活。
大山村有许多光荣的历史,在省内外有许多桂冠。是“全国卫生示范村”,是“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是“国家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示范点”,是“国家AA级风景区”;是“安徽省十佳生态村”,是“安徽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之一。
大山村党支部是一个团结向上、凝聚力、战斗力都很强的先进党支部。怎样在大山村光荣的历史上再铸辉煌、再树丰碑,一定程度上就要看他这个领头人。郑在武把大山村的过去自己的昨天都看成历史,将个人的豪情、荣辱和大山村的发展、兴衰紧紧联系在一起。雄关漫道真如铁,如今迈步从头越。
郑在武用了近10天的时间,在支、村两委成员分批分次的陪同下,走访了村里大多数老党员、老干部,更在寒风中徒步察看了大山村420公顷山场和310公顷农田、圩河水面。在掌握熟悉了村情民情后,郑在武以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为切入点,将支部各项工作融汇贯穿其中,组织指导支、村两委建立制订了《村规民约》、“五好家庭”、“十星文明户”评比评选制度,促进乡风文明长足健康发展。参照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视轻重缓急,集中闲散资金,逐步实施、逐项建设,为了永久保持村容整洁、清理占道农杂物,使垃圾集中堆放,郑在武和支、村两委成员对涉及的农户,登门到户,耐心细致的做思想化解工作,使这些村民对村容整洁是新农村建设的形象工作有了积极的认识,变被动服从为主动管理。
组织发展在大山村一直是个焦点、热点问题。今年3月下旬,在村任计生专干的女青年严江姐考察培养期限已满,就要填写入党志愿书,进入预备期时,个别党员从该党小组局部利益出发,提出另一个人要进入考察培养期,否则将在支部党员大会上反对通过。郑在武在私下谈心时,首先对这名党员的思想进行了批评教育,明确指出发展党员既不能有家族、帮派观念,更不能搞均衡、交易行为,有一个符合条件,就培养发展一个,绝不能、不允许搞指标化、突击性发展工作,经过周密细致的准备,月底的支部党员大会开的很成功,不少党员从中受到了教育和启发。
大山村有丰富的人文和自然景观。郑在武充分发挥这些生态林业和农业的自然资源优势,利用自身的一些力量,想办法、出点子,和支、村两委一班人,把“农家乐”、“生态游”作为大山村“增收增效”的支柱产业来发展。
大山村党员章家华多年来一直承包管理村集体圩滩田187公顷,是“全国种粮大户”、是“省种粮大户标兵”。年初,郑在武得知章家华想把自己承包经营的那块天地作为“农业产业化”项目来发展,非常关心和支持,通过多方努力,帮助章家华组织申请立项了一个要投入625万元的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计划,使章家华这个有思想、有抱负的“小能人”有了更广阔的大舞台。左文
加载中,请稍候......